一、在“钱”上想点子
以促进金融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等工作。积极优化金融环境,成立全省唯一区域四板市场融资服务中心——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三板”、四板市场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46家。
创新开展“税融通”,银行利用税务部门提供的纳税信用等级信息作为贷款发放依据,企业凭借良好纳税记录而获得贷款,既鼓励企业诚信纳税,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完善政策支持,适当降低门槛,拓宽服务覆盖面;根据企业税务方面的信息和评级,实行差异化授信政策;针对行业特点及企业成长阶段设计产品,满足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池,对信用贷款形成的坏帐损失进行补偿。目前,全市有10家金融机构与市税务部门联合开展“税融通”业务,惠及企业约256家。
通过建立完善政策融资担保体系,创新开展“4321”政银担业务,即针对非融资服务类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的单户在保余额2000 万元(含)以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一旦发生代偿,市县政策性担保机构承担40%,省信用担保集团承担30%,合作银行承担20%,地方政府财政承担10%。这种模式把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通过风险分担机制连在了一起,建立了担保机构、中小企业、银行三方“资源共享、风险共管、优势互补、多赢互利”的合作关系,为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了新路径。
二、在“地”上做文章
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自1960年建市以来,该市已累计生产原煤约10亿吨,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耕地资源大量毁坏、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等突出问题。全市因采煤已累计塌陷土地约35.3万亩,到2020年,全市还将新增塌陷地5万亩,保障发展的土地要素瓶颈越发明显。
该市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科学路径,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六种复垦模式获全国推广,即“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种上树”六种治理模式。将塌陷区治理和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探索实施塌陷区搬迁安置城郊社区型、依镇建村型、矿村结合型、中心集聚型四大模式。
截至目前,已累计治理采煤沉陷区18.63万亩,约占塌陷区总面积的52.77%,新增耕地10.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3.16万亩,新增养殖水面3.4万亩,搬迁压煤村庄275个,成功解决近20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在“人”上下功夫
作为一个工矿城市,建市以来形成了大量的棚户区。全市人口220万,棚户区就有10多万户,涉及居民30万。2016年以来,该市打破常规思路,提出“用两年的时间、办五年的事情”,创造了淮北“棚改速度”,多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在棚改推进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成立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在全省率先设计推出“购房券”,购房券自出票日起6个月内在市内自主选择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等,有效打通棚改安置房与商品房、保障房的转用通道。积极对接国开行、农发行申报融资贷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撬动更多资源参与棚户区改造,多元化融资破解资金难题。以平台为支撑,率先在全省建成“房产超市”,着力为棚改群众提供集成化、快捷化、特色化服务,实现 “一站式”房产服务,打破了多年来群众选房难、办理业务“多头跑”的难题。近年来,全市共改造棚户区10.45万户,圆了30万棚改居民的安居梦。该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荣登2016年安徽省辖市最具影响力十件大事,并被省政府通报表彰,住建部将其列为先进典型全国推广。
四、在“产”上谋突破
把深化产城融合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封闭管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模式,与河北荣盛集团采用PPP模式共建碳谷产业新城,打造产城一体智慧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目前,该市正在规划启动“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核心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涵盖部分开发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及诸多产业园,做到产业集聚、新城发展、生态宜居三个统筹,努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化新城。
在推动开发园区发展方面,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探索推行四种模式:一是错位发展新模式。根据各园区区位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进行差异化定位,协同发展、优势互补,避免低水平重复、同质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各有特色、发展各有侧重的错位发展格局。二是建设新模式。由招企业、引项目向招园区、引机制转变,探索“园中园”模式,发展“德国专利产业园”“沪淮合作智慧产业园”等多个小园区。三是管理新模式。针对园区发展体制机制障碍,赋予各园区更大自由度、自主权,探索实行“区政合一”管理,激发园区内在活力,营造更有利于园区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服务新模式。设立投资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从申请到建设、投产的全过程高效优质服务。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强化企业用工服务。成立经济发展局,增强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下一步,还将继续以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特色发展为导向,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投入,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加快推动工业园区向现代城区转型,进一步提升承载力和竞争力。
五、在“治”上抓创新
积极推动规划创新。推动由“依山建城”向“环湖时代”跨越,引领打造“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独具淮北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2017年,该市以全国第三、安徽第一的优异成绩迈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行列,151位市民入选中国好人榜,好人占总人口比例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中国好人安徽多、安徽好人淮北多”的好人文化现象。
近年来,该市抢抓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促进智慧技术在各领域深度融合。一是以大数据“筑”智慧根基,打造高智商城市。把碎片化、分散化、区域化的数据联通起来。建立融合公安、民政、人社等45个部门业务信息的市级大数据中心,建成整合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政府权力清单网上运行平台等10余个项目的云计算中心。二是以大数据“建”智慧政府,提供高效能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市县镇三级公务员一体化公务网,760多家单位、近万用户同网办公。全国首创“互联网+实名制”权力监管模式,赋予每名办事人员一个“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即可查看其详细信息、办件过程,中央编办将该市列为首个“机构编制二维码”应用试点,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智慧公安、智慧交通、 智慧国土、智慧城管建设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是以大数据“享”智慧民生,创造高品质生活。发展涉及民生民计的智慧项目,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打造全省首家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民可全天候办理审批、缴费等100余项事项。集中建成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房产超市等6大中心,打造“五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工会等特色项目加速推进,“无线城市”实现主城区WIFI全覆盖,“爱淮北”手机APP汇聚民生服务60多类,市民足不出户即可畅享指尖“智慧生活”。2018 年,该市荣获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优秀奖。
(来源:淮北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侯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