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艰苦探索和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虽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机遇不断增多,但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踏上改革开放40年后的新征程,我们除了要继续保持奋斗精神以外,还要在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思考和客观分析,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找准发展的着力点,提升发展的实效性。
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与决心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否对改革开放再出发保持高度的信心,是否有决心、有勇气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直接决定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实际效果。因此,在探索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方向和路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再出发是基于改革开放40年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探索、新发展,我们要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实践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来坚定对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与决心。
从理论方面来看,在探索改革开放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我国探索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也充分说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是确保改革开放再出发工作科学、稳步推进的理论基础。
从实践方面来看,40年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这一战略抉择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这些数字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发展成果,也是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实动力。
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逐渐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如何通过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来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渐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难题的解决有赖于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因此,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过程中,要着眼于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一,要注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充分把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决策,是有效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提倡的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等策略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改革开放再出发需重点探索的内容。
第二,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创新作为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是影响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因素。虽然近年来国家所推动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创新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产生了众多经济创新发展成果,但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仍然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速度。因此,在改革开放再出发过程中,要注重创新驱动力的发挥,从而构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要稳定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我国经济增长实现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的变化,这说明改革开放长期努力追求的结构性变革目标逐渐得以实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与投资、出口等不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比,消费这一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依然偏低,因此,要在接下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更加关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更加持续、稳定。
注重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逐渐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也决定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工作重心要放在实现社会的平衡、协调发展方面,要通过良好的协同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方面的需求,提升改革开放发展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在实际的探索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确保改革开放的重心在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其次,要加强对发展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有很多,用来支撑发展的资源的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除了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丰富社会发展的资源以外,还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优化发展资源的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逐步实现平衡、协调的发展目标。
最后,要注重区域发展的差异化现实,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在探索平衡、协调的发展道路过程中,除了要通过学习来吸收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还要注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避免照抄照搬发展模式产生消极后果。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实践的积极性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努力奋斗创造出来的,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因此,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改革开放实践活动之中。
第一,要对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积极贡献加以肯定,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实践的积极性,使其有更大的动力参与到相关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对改革开放实践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其积极参与实践的品质加以宣传,可以为其他群众参与实践树立相应的标杆,引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第二,要加强对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提升人民群众参与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改革开放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对以往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及时上升为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通过系统性的培训来强化人民群众对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认识和认同,进一步提升今后实践工作的科学性。
第三,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做大改革开放的蛋糕。通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不仅可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活力,从思想意识层面认同改革开放事业,还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愿意通过自己的参与来扩大发展的成果,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实惠。■
(作者分别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