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隋唐时期的北道丝绸之路

发稿时间:2019-01-24 14:24:27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李大伟

  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交通凡有南、中、北三道,裴矩在《西域图记》中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中南道与中道早在汉代便已成为沟通中国与域外的主要通道,即汉代丝绸之路北道与南道。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北道(又称“北新道”)开通之后,传统的丝绸之路北道被称为中道,由此形成了北道、中道与南道的交通格局。

  裴矩所记丝绸之路北道的开通与此时丝绸之路贸易局势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波斯帝国凭借丝绸之路贸易中转地的地理优势,控制并垄断了中国的丝绸贸易。6世纪中叶,西突厥占领河中地区,这些地区的粟特人素以经商闻名,常往中国经营丝绸贸易,但因丝绸销往西方的通道被波斯人控制,因此西突厥派遣粟特人使团两次到达波斯,期望能够在波斯经营丝绸贸易,但波斯人为了垄断贸易并未善待突厥使团,甚至杀害之。

  为了打破波斯人的贸易垄断,西突厥遂决定将生丝直接销售给西方的拜占庭人——拜占庭人也因波斯的贸易垄断而经常苦于高价获取丝绸等东方物资。西突厥可汗室点密派遣粟特人使团翻越高加索山前往君士坦丁堡,双方遂建立联盟关系;拜占庭随后又于569、576年分别派遣以蔡马库斯、瓦伦丁为首的使团前往西突厥。据拜占庭史学家记载,蔡马库斯在从西突厥返回君士坦丁堡之时,即经怛逻斯、锡尔河,后沿咸海经恩巴河、乌拉尔河以及伏尔加河,再经里海东北岸、高加索中部到达黑海岸边,又乘船到斐西斯河口,再至特拉比宗,最后于571年秋抵达君士坦丁堡;576年,拜占庭使节瓦伦丁第二次率使团出使西突厥,则乘船从黑海南岸希诺普出发,先到达克里米亚半岛西南岸赫尔松,再沿亚速海东岸地区,经里海北岸到达西突厥。蔡马库斯与瓦伦丁前往西突厥的道路,大致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先至黑海地区,再经高加索至里海,最终到达西突厥汗廷。

  裴矩所记丝绸之路北道,即为拜占庭与西突厥使团所开辟的贸易通道,不同的是裴矩记载了由此道入华的路线。具体而言,即从伊吾出发,经天山北麓至蒲类海(今巴里坤湖)、铁勒部——7世纪初天山北部铁勒部摆脱西突厥控制,建立汗国,并先后迫使焉耆、高昌、伊吾臣服;但是619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继位,吞并铁勒,又抵达波斯、罽宾,控弦数十万,故裴矩所记铁勒部此时已被并入西突厥,再经其地而达突厥可汗廷——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时曾移廷于石国北之千泉地区,永徽年间(650-655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叛唐廷之后,建牙于双河与千泉;隋唐时期前往西突厥地区经常选择途经千泉,此道行人较多、较为通畅,故裴矩所记突厥可汗廷应为千泉地区。

  6世纪中叶此道开通之后,即成为中国与域外联系的交通孔道。唐代唐太宗时击败东突厥吐谷浑、唐高宗李治灭西突厥,设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治理,并在丝绸之路东段的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修了很多支线通往丝绸之路,亦称“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唐太宗)”,因此丝绸之路北道交通更加便利。

  唐代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与西域诸国不断派遣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阿拉伯、粟特、犹太与波斯商人纷纷入华贸易,敦煌、阳关、玉门与长安等地常见这些商人的身影。与此同时,中国的造纸术也传入了阿拉伯帝国,之后又经此传入西方诸国,促进了欧亚诸地知识的传播与思想文化的交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