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发稿时间:2011-08-02 00:00:00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十周年。十年来,国有企业做出了许多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似应认真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制定对策,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一是我国大型中央国有企业在国外进行并购重组时遇到了巨大的政治阻力。我们的能源集团、矿业集团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到西方发达国家去并购时,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巨大干扰和阻挠。

  二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后只能被动适应既有的国际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话语权。当前国际市场的标准基本上是欧美的标准,我国只能被动适应,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制约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空间。

  三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后本土化力度小,反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空间。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很少利用当地的人力,对当地就业贡献少,给人留下只利用其他国家资源和能源、不帮助当地建设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的印象,这既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形象。

  四是中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有一哄而上的现象。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十分积极,盲目走出去,有些是为了显示政绩,结果损失了金钱和声誉,这种现象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五是中央企业经营自主权不足,错失投资机会。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权限小,对外投资的审批程序复杂,耗时长,常常在审批下来以后,投资机遇已经丧失。

  六是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遇到不发达国家政局动荡,事先准备不足,损失惨重。我国目前的对外投资,许多是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不少国家有政局动荡的风险,在分析不足、应对不足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例如本次北非中东政局动荡,我国企业的项目受到巨大损失。

  推进“走出去”战略迈上新台阶的对策建议

  一是研究和制定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规划。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存在若干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也不一样,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国在企业国际化方面经过了初步的摸索,有了一定的经验,应结合其他国家企业国际化走过的历程,研究和制定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规划,促使我国企业的“走出去”工作有目标、有方法、有节奏、成体系,减少“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

  二是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加强国际公关工作。通过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加国际市场上对我中央企业的认识和了解,在不影响我经营决策主动权的前提下,增加国际上的投资者和企业对我中央企业的参与。同时,增强中央企业的公关工作,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接受度。

  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帮助技术先进企业争取国际标准制定权。我们要摆脱在传统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环节、低附加值的被动地位,必须在自主创新和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上下工夫。现在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已有长足的进步,一些企业掌握了许多先进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若干技术已经不差于欧美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标准,国家要帮助“走出去”的企业争取到国际标准制定权,实现技术、市场与产业的有序发展。这对我国企业和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四是提倡对外投资项目本土化,雇佣所在国的国民。许多到我国投资经营的跨国公司都乐于雇佣我国人才,我国企业到国外投资经营应该学习这种模式,不能只是把我们国内的员工派出去,也应该尽可能培训雇佣投资所在国的人才,尤其是在非洲等不发达国家,我国企业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帮助增强当地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单个企业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家整体外交关系的发展。

  五是在保障有效监督的同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政府管得太多,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反应迟缓,失去发展机遇;政府放得太松,国有企业也存在不小的道德风险。简化审批,扩大企业自主权看来是必要的,但是如何确保责任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扩大自主权和确保责任机制如何取得平衡,需要深入研究。

  六是加强中央企业的总部建设,提升集团总部的国际化水平。一些国有企业“走出去”迈不开大步或在顺利“走出去”后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组织变革未能及时跟上,形成了体制羁绊。因此,要采取措施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组织架构和内控制度。中央企业要加速国际化经营的进程,首先要加强总部建设,提升集团总部的国际化水平。

  七是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要联合起来对世界各国局势有所研究,尽可能规避政局动荡带来的损失。我们应该吸取这次北非中东政局动荡对我国企业带来损失的教训,国有企业在外不能只埋头苦干,要对投资所在国的非经济风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以尽可能降低损失。

  八是抓住外汇储备大量增长和国内企业重组基本完成的重要内部机遇,大力推进中央企业“走出去”。当前中央企业“走出去”存在两个重要的内部机遇。一是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快速的增长为国有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重要的资本基础。我国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应对各种国际经济活动的需要,但是外汇储备过快、过量的增长也会带来国际上要求我国货币升值和国内增发货币引发通货膨胀的双重问题,国有企业“走出去”恰好为外汇储备的有效使用创造了途径。二是中央企业在国内的重组已经基本完成,为国际重组奠定了基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央大型国有企业的重组已经基本完成,需要走向国际产业界进行收购兼并,通过有效的并购,获取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专利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同时,国内重组的完成提高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实力,为跨国并购奠定了基础。

  总之,国有企业“走出去”是中央制定的重要战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的几年,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当前,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研究,促进“走出去”的战略实施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系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党委常委)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