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全面发展

发稿时间:2018-12-18 15:26:46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钟经文

  在中国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第一引擎的今天,我们回顾40年改革开放路,推动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毫无疑问,就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精神已在40年的奋发进取中深深刻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的一切发展成就,都与创新紧密相连。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创新的强劲推动力,从中国高铁的发展可见一斑。

  40年前,中国人第一次从新闻里见识了科幻一样的高铁。那是1978年,邓小平出访时坐在日本新干线上感慨高铁的速度“快”,并称:“我们现在很需要跑!”而当时中国的火车时速最高是100公里左右,平均时速刚过40公里。在那时中国人的心目中,日本速度极快的“子弹头”火车确实名副其实。

  也正是在那一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征程。40年后,“复兴号”高铁以350公里时速风驰电掣,中国人不必再羡慕他国的高铁,我们拥有全世界最长的高铁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引进、消化、整合、创新一直到最终形成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新标准,“复兴号”展示了中国高铁的逆袭之路,而中国欲复兴的又岂止是高铁?

  40年的快速发展让中国科技有了越来越大的“知名度”:载人的“神舟”飞船、探月的“嫦娥”“玉兔”、做空间实验的“天宫”,是中国人不断向宇宙进发的足迹;北斗导航、国产大飞机、国产航空母舰,是中国人冲破技术封锁的新一代国之重器;寻找暗物质的“悟空”、量子通信的“墨子”、深潜海底的“蛟龙”、仰望星辰的“天眼”,是中国人在世界前沿寻觅科学真理的利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是中国人建设美好家园的重大工程奇迹;在世界排行榜上与美国你追我赶的超级计算机、世界上最接近商业化且安全性最高的四代核电技术,是中国人走向世界舞台的亮丽名片……中国科技发展重大成果不断涌现,第一动力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40年的快速发展让中国科技有了越来越高的“含金量”:2017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升至世界第17位,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万亿元;自1985年授权首件发明专利以来,截至2017年底,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自1987年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以来,截至2017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超过13.6万家,上缴税费超过1.5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500万个;17家国家自创区和156家国家高新区已成为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引擎,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倍……中国科技发展基础实力不断增强,第一动力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

  40年的快速发展让中国科技有了越来越强的“亲和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质检、气象、地震、海洋和测绘等领域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不断完善,水平逐渐提高;科技创新为粮食增产、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应急救灾、传染病防治等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电子政务、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迅速兴起,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和民众获得感……中国科技发展脚踏实地服务大众,第一动力为我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40年前,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在那一年启动。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为中国的国力提升、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作出巨大贡献,引领古老的中国迈向崭新的时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横向来看,我国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科技创新正从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阶段。纵向来看,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开始进入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发展期。

  中国是如何修炼创新这个第一推动力的?

  全面地看,不仅是科技创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改革开放也释放了科技创新的潜能。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发动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40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17年达1.76万亿元,是1991年的123倍,位居世界第二。1992年至2017年我国研发投入年均增幅达到20.3%,比同时期GDP年均增速(现价)高5.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积累,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是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石。

  40年来,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快速增长,在2013年超过美国后,至今已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全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621.4万人,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为403.4万人年,是1991年的6倍,1992年至2017年年均增长7.1%。改革开放40年的人才积累,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40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地转向市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占全世界50%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网民规模已达8.02亿,超过欧洲总人口数,位居全球第一,全球排名前20的互联网公司由中美两国占据。改革开放40年的市场积累,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是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

  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开放程度日益深广,已成为全球多极化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科技领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之一,截至2017年6月,中国与约160个国家和地区有科技合作关系,已经签订超过110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向全球70多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约150名科技外交官。改革开放40年的国际交流,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供了高效渠道,是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借鉴。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积攒了资金和人才、开拓了市场和友谊,更重要的是破除了许多体制机制障碍,让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得到释放。40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一直在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一直在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才这个根本要素持续发力;一直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以改革为科技创新打破束缚、扫清障碍;一直在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40年来,改革推动了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联动循环,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如何评价4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走过的历程?

  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有的人仅仅将中国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将40年的科技进步看成高歌猛进的一路凯旋;或者仅仅拿中国科技的发展亮点与别国的薄弱区间比,将局部的突破吹嘘成全域的领先。面对这种骄傲情绪,要看到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的关键问题: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称得上国际顶尖的人才和团队还很短缺……我国科技各领域的进步还不足以全面跨入全球第一梯队,还不能充当世界级的“领跑者”。

  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有的人只把中国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把创新“卡脖子”面临的问题视为灭顶之灾,甚至全面否定中国科技界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认为中国的技术都是跟踪模仿而来,没有真正的世界级原始创新。面对这种不安情绪,要看到我国的科技进步是“干”出来的,不是“偷”出来的,在不少国际竞争激烈的科技领域,我们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我们薪火相传的自主创新精神、逐步健全的国家创新体系、全球最多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正在成为我们参与世界科技创新竞争的奋斗基石。

  创新的阶梯上,从低到高共有四种创新——

  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周密的管理体系、严谨的工艺路线和精准的资金投入,从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切入的,是效率式创新。中国的效率式创新已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

  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集成创新来实现整合型技术发展,是开发式创新。中国的开发式创新已接近尾声。

  把现有的科学知识变成可实现的技术突破,是高新技术式创新。中国在热点领域的高新技术式创新风起云涌,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常常慢人一步。

  在基础研究新成果与新技术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产业新变革,从基础研究做起,实现全链条贯穿,是颠覆式技术创新,也是最高阶的创新。

  前三个阶梯仍属于跟踪式创新范畴,只有到达颠覆式技术创新这个最高阶梯,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我们要建设世界级科技强国,就一定要以颠覆式技术创新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突破。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当今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列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就会发现,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在这个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的新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当前,中国的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想走好紧要处的关键步伐,并且行稳致远,就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依靠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依靠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

  40年改革开放,让我们在科技创新征程上汇聚起磅礴力量,为中国速度、中国奇迹提供了强大发展动力。40年后再出发,我们还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用创新第一动力引领中国全面发展,站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起点上,书写创新决胜未来的新辉煌。■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