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正确理解法学的政治性与科学性

发稿时间:2018-08-29 15:12:12
来源:人民网作者:柯华庆

  法学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有学者认为,法学研究可以远离政治,在书斋里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去探寻纯粹的法学理论。但实际上,法学不可能远离政治,这是由法学的性质决定的,由法治与政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政治可以理解为国家治理过程中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现代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的基本治理方式就是实行法治。因此,法治总是同一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相联系,是对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关系规范化、法治化的表达。政治为法治提供方向,政治变化会引起法律的相应调整。因此,法治必须放到整个国家的政治背景中加以考察,脱离政治的法治是空中楼阁。

  一个国家实行法治的目的在于通过设定和实施法律规范实现良法善治。因此,法学首先致力于研究立法的目的和价值,然后研究科学立法和法律适用,以实现法律的目的和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法学可以分为两部分:立法学和法律适用学。立法学研究怎样进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确定法律制定或修改的标准和法理,以及法律制定的相关程序问题。法律适用学则研究如何正确地适用法律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换言之,前者侧重于法律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后者侧重于法律实际怎么用的问题。在法治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

  以前的时代,法律制定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因此法学研究关注法律适用问题比较多。但如今我们处于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社会关系多变、利益关系复杂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法学研究也就不得不经常直面法律的变革。这导致不论何种法学研究,都需要更多地关注立法研究,对立法目的和法律价值展开讨论。立法的目的是由立法者确定的,而不同立法者的目标与价值也可能有别。这样一来,对于什么样的法是良法的问题,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或者仅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来解决,更不可能通过逻辑学和数学方法得到澄清。从根本上说,立法中何种价值和目标应当被采用,不能仅仅被看作一个科学问题,它注定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立法的目的、价值确定以后,就需要尊重法律运行规律,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法律规则并加以适用。从这个角度看,法学研究不能主观任性,而要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如何尽可能使法律规范符合社会运行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对法律规范的观察研究就有了与观察自然现象相似的特点,即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逻辑学的方法等,这样才能使法学理论具有必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可以看出,在对立法和法律适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在遵循法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刻观察社会生活,把握客观情况,这就使法学也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学试图去客观和准确把握的对象,并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本身含有目的与价值的法律规范,是对目的和价值及其实现规则的准确把握。因此,在方法上还是不可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是要采取形式逻辑的方法,分析法律规范中的概念、命题和推理,并探讨如何将法律准确适用于具体案件。在这个意义上,法学是借助科学性来准确把握和实现政治性的。

  所以,不管是立法学还是法律适用学,都不可能远离一个国家的政治实践,在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特定政治目的而服务。立法学直面现实政治的变革。宪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与政治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法律规范只不过是政治目的和价值的法律表达而已,公法领域内的许多争论也是政治争论的延伸。一些人认为法学可以脱离政治而存在,法教义学、法学方法论等是单纯为了科学而科学。其实,这也只是将已经确定的法律的政治立场当作逻辑前提接受下来而已,是对既有政治结果的服从。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法学研究者不可能将法学当作纯粹的科学来进行研究,政治性是法学科学性的逻辑前提和存在依据,区别只不过在于接受和服务于哪种政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