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包拯
包拯包龙图,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百姓所称道的清官。之所以说文化史而不说历史,是因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关于包拯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演绎和传说,与历史上的包拯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比如《铡美案》《铡判官》《探阴山》,都纯属虚构。
侦破和审理疑难案件,在包拯的传说中占了很大比重。但历史上包拯破案审案的记载,现存史料中只有三条。一是北宋人吴奎为包拯撰写的墓志铭,其中有“代管金子案”之事;二是南宋人郑克编写的《折狱龟鉴》中,记载了包拯任天长知县时的“智断牛舌案”;三是和包拯同为仁宗朝进士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件包拯被书吏所算计的案子。
《折狱龟鉴》记载了375个案例,其中207个是156位宋代官员破案的案例,多位宋代官员有一例以上折狱断案的事例,包拯只有一例。可见在侦破和审理疑难案件上,包拯在宋代官员中并不突出。
在包拯的传说中,有许多他违抗皇帝旨意,坚持依照法律断案的故事。但历史上,包拯只是犯颜直谏。最广为称道的,是皇祐二年(1050年)知谏院时,反对宋仁宗任命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包拯言辞激烈,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宋仁宗呢,不愠不怒,用袍袖揩去唾沫,接着听包拯进谏。但这并非坚持依法断案,而是和几位大臣一起,为了宋朝后妃亲属不得担任宰相和军政长官的惯例,而坚持进谏的。
参劾贪赃枉法的官员王逵时,包拯也曾犯颜进谏。包拯犯颜进谏,是他知道宋仁宗需要他这样做,宋仁宗也知道包拯是为了维护赵家和朝廷利益,是君臣相得,而不是拂逆君意。包拯并没有像汉文帝时的张释之、汉光武时的董宣、唐太宗时的戴胄那样,抗拒皇帝的命令和权威,置性命于不顾地要求皇帝要遵守法律,这类的事例并不见于史书。
真实的清官包拯
那么我们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历代会有这么多关于包拯做官的演绎和传说呢?
揆诸历史可以看到,虽然无论是以能吏的标准,还是以政治贡献的标准来衡量,在北宋仁宗朝的名臣中,包拯都不是最突出的,但是包拯个人品德令人钦佩,为官清廉、爱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在仁宗朝的官员中极为突出。
包拯的祖父是农民,父亲在宋太宗年间考中进士,成为官宦家庭。包拯28岁考中进士。两个哥哥早夭,他成了独子,因此不出仕而在家侍奉父母,直到父母相继去世又结庐守丧后,才出仕做官,前后历经十年。这在任何时代都极为难得。司马光赞扬说,“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因此包拯去世后,谥号“孝肃”。“孝”“肃”二字,包拯当之无愧。
包拯入仕后,先担任天长知县、端州知府,后来又担任过瀛洲、扬州、庐州等地的地方官。庆历五年(1045年)后,包拯约有7年在财政系统任职,先后担任户部判官、京东路转运使、陕西路转运使、户部副使等,期间兴利除弊,几次请减免苛捐杂税。任河北路都转运使时(1052年),加龙图阁直学士衔。这是包拯称“包龙图”的由来。
在包拯25年的仕途中,三次任职监察系统:1043—1045年任监察御史;1050—1051年知谏院;1058—1059年任御史中丞(监察部长官),弹劾了宰相宋庠、宣徽使张尧佐、三司使张方平、三司使宋祁等朝廷重臣,建立起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名声。
赵宋政权为争取士人支持,对官员贪腐持宽容乃至纵容的态度。赵匡胤就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赵宋政权还把“不抑兼并”作为国策。因此宋代官员贪腐成风,普遍聚敛大量财物。如传说中廉洁清贫如洗的名臣寇准,实际聚敛了大量财产,奢华冠一时。即使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舜钦等真属于清廉的名臣,入仕后也都拥有精美的园林和许多田地。
而包拯廉洁得近乎一尘不染,如知端州时,自己不取一方砚,也废止用超过贡品额数十倍的砚台打点朝中权贵的惯例。他官居高位,仍像不做官时一样简朴,这在北宋官场中就愈发难能可贵,在当时就被人们传颂。
他担任地方官和财政系统官员时,几次奏请减免苛捐杂税,减轻百姓徭役。如担任户部副使时,奏请废除了陕西七个州的不合理收费——几十万贯的河桥竹索税。百姓对朝堂大计,未必知晓,即便于国于民有利,也未必有切身感受。而对像减免苛捐杂税和徭役等等,却立刻就有切身之感。
他任职地方和开封府时,都整肃吏治,体察民情。如大开开封府门,亲自接待告状的百姓,又不畏权贵来为民做主。知开封府时,还下令拆除了权贵们强占惠民河地修建的建筑。
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到嘉祐三年六月,包拯以右司郎中衔权知开封府(开封府尹如不是亲王或宰相等重臣出任,通常加“权知”即代理。右司郎中只相当于副部)。包拯知开封府只有18个月,但他一改官衙旧习,下令打开大门,自己直接受理案件,百姓不须再经过“牌司”——也就是从门房到官员之间的各个关卡机构,可以直接向他告状。
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依法断案,使京师的权贵忌惮敛手。当时就赢得民众“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等颂扬,也奠就了后来种种传说的基石。此后包拯曾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64岁时,在枢密副使任上去世。
包拯在北宋时就赢得了“青天”的美誉,事迹就开始传颂。北宋灭亡后,数百年间民族冲突激烈,战乱频发,使人民更怀念清廉刚正、为民做主的包拯,也就创造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包拯的故事。
包拯有此福分,是他亲民、爱民、清廉、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