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邓聿文:股市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模本”

发稿时间:2012-05-16 00:00:00

  中国改革出现了动力不足的问题,很多人把目光瞄向了域外,希望借助域外的做法来推进中国的改革。域外的借鉴当然有其必要,但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国内寻找推进改革的资源。今次股改,就为中国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模本”

  当下的中国改革陷入一种胶着状态,“年年趟深水区,年年趟不过去”、“年年打攻坚战,年年攻而不克”,以致许多人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忧心忡忡,忧虑中国难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或“转型陷阱”。

  改革的胶着状态因素很多。但就在中国改革整体迟迟无法突破时,一向被认为既得利益深厚且遭遇广大股民诟病的股市,却在郭树清主政半年来,改革异军突起,很多以前被认为不敢触碰的或无法深入的问题,这次都在改革之列。尤其在五一节前后,证监会一口气推出四项新政,内容涉及到降低期货交易手续费和A股交易收费标准、新股发行改革指导意见、主板以及中小板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再加上前此颁布、于五一正式实施的创业板退市制度,股市改革于此达到一个高潮。

  中国股市的发展迄今不过20余年。20年的时间虽然也不短,但相对于西方成熟股市200多年的发展历史,算得上年轻。中国股市用这么长的时间走完西方股市的发展历程,无论从市值、上市公司以及参与人士来看,现在都跻身于世界前列,并具有初步影响全球股市的能力。股市的如此大发展、大跃进自然也将西方股市200多年出现的问题浓缩在这20年,致使其弊端显得特别严重,从而,客观而言,治理起来也非常困难。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中,曾有过几次大的制度变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在前任主席尚福林主持下开展的股权分置改革,该项改革终结了制约中国股市的流通股和法人股分裂的制度历史,造就了2005年至2008年一波长达4年的牛市。但是,总的来看,由于秉持先发展后治理的思路,中国股市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尤其对股市本身的内在缺陷,诸如新股发行价格虚高、公司不分红、内幕交易频繁、爆炒垃圾股等问题基本没有实质性触动,这势必导致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不力,从而造成市场各种关系的极度紊乱和失衡,使中国股市沦为一个投机盛行的市场。由股市的这种根本制度缺陷而产生的系统风险终于在金融危机后全面爆发出来并达到一个顶点。股市在这四年里的表现可谓“熊冠全球”,几千万投资者被深度套牢,利益受到极大损害。也因此,资本市场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贡献微乎其微。

  正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郭树清于去年10月走马上任证监会。郭的主政为人们对股市的变革带来了一丝希望,这主要缘于郭早年参与改革设计的经历及人们对其学者官员的身份定位。确实,郭未辜负人们的期望,半年来,针对股市顽疾,启动了艰难的治理之路。证监会先后推出了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启动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加强保荐业务监管、乃至实行证监会内部大轮换等一系列举措,尤其在打击内幕交易方面,掀起一场监管风暴,打响了一场改革的真正攻坚战。

  纵观郭树清发起的这场股市改革,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值得总结:

  一是整体性。到目前为止,涉及股市深层次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措施基本到位,显示出这场改革的整体主义特质。时至今日,股市的问题不是某个领域某个环节的问题,而呈现出全面性和系统性,需要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去解决。因此,我们看到,郭树清没有选择单方面突进,而是一开始就着眼于全面推进股市的制度改革与建设。整体改革也是中国当前改革之需。

  二是敢于触及既得利益。股市是财富分配的场所,客观上易形成各种既得利益。从实际来看,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在20多年的发展中,很多利益集团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资源及信息优势,并通过制造制度漏洞,从广大股民身上攫取了太多的利益,使股市呈现出一种负和博弈。股市改革如果不敢去触碰这些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所谓保护投资者利益就是一句空话。而拿既得利益开刀,就是要在真正影响股市发展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上定规矩,立规则,这次改革体现了这个特点,证监会出台的各项政策,都指向这些关键的问题。

  三是改革与发展的统一。改革需要改革者的理想主义,同时又具有脚踏实地的品质。尤其是,改革到了深水区后,需要讲究策略和智慧,“毕其攻于一役”的改革未必是最好的。具体到股市来说,一方面,毕竟中国股市还很年轻,肩负着繁重的发展使命;另一方面,中国股市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现阶段要完全消灭行政权力的主导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改革与发展间,不能偏废,只发展不改革固然不对,只改革不发展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的功能实现。这就是郭树清对一些改革,没有一步到位的原因,但却是对改革与发展的兼顾。

  四是要顶层推动,也要底层动力。改革的推进,一方面与改革主导者的改革意愿与能力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底层的改革动力。也就是说,顶层设计不是只按照顶层的意愿和意志去实施改革就可以,而必须以底层共识为前提,不可忽视底层的声音、主张和诉求,要顶层和底层互相呼应。这次证监会的改革新政,与郭本人长期以来对改革的坚持和研究分不开,但在具体推行改革时,又注重广大投资者的参与价值,通过公开征求意见,与相关利益群体座谈等方式,力求吸纳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事实上,广大股民的改革动力一直强烈,这是此次改革迄今为止,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

  五是人民利益为重。任何改革,若要得到人民的支持,都不能在实际结果上损害人民的利益。股市的一切制度建设,都是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核心的,因此更应以人民利益为重。今次改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仅那些关乎股市长远发展的基本制度变革,最终有利于投资者;而且,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在新股发行的询价环节引入中小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降低股票交易费用等,直接增加股民对新股的定价权,减轻其交易成本,都是重视投资者利益的表现。

  股市改革的上述特征,正是中国改革所缺乏的;而一个成功的改革,大体也包含着上述因子。现在,中国改革到了一个综合协调、整体推进的时候,这个阶段的改革,虽然客观上突出改革主导者的作用,但必须重视社会公众尤其是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这些年来,中国改革出现了动力不足的问题,很多人把目光瞄向了域外,希望借助域外的做法来推进中国的改革。域外的借鉴当然有其必要,但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国内寻找推进改革的资源。今次股改,就为中国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模本”。因此,总结其做法和经验,使之成为其他改革效法的榜样,进而整体推进中国改革,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邓聿文为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