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货币中性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与就业、产出等实际经济元素并无本质上的内在关系,仅反映在物价水平的调整上。因此,从长期来看,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水平,积极的货币政策会对经济产生坏的影响,所以货币政策的目标仅局限于通过保持货币数量、物价水平的稳定来确保货币的购买力。为何要保持货币中性?从理论上看,在供给约束型即供给短缺的经济态势下,一国或地区在生产潜力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总有能力吸收无限规模的总供给,那么总供给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假设经济存在典型或极端的供给两种情况,当经济处于极端的供给情况时,供给或产出固定不变,一旦发生货币供给的冲击,会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对产出水平不产生任何影响。在典型的供给情况下,当经济体受到货币供给冲击时,短期货币供给增加会降低利率,使得借贷成本下降进而刺激投资需求,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在连续不断的货币供给冲击下,市场总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且价格水平也会进一步攀升,社会总产出水平略有增加的趋势,但价格水平的增加趋势远高于产出水平增加的趋势,最终,货币冲击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了价格水平的调整上。因此在供给约束型的态势下,增加货币供给主要会导致物价上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此时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中性。
在我国,货币扩张多半是由财政扩张推动,这种扩张并不完全意味着基础货币的扩张,而是货币乘数扩大的结果。当实体经济效率低下时,大量的资金无法安全贷出去,银行宁肯将之闲置,也不会冒险将资金投入到低效的实体经济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有效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而且会导致货币的相对过剩。此外,我国的货币增发更多受制于外汇储备的压力,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出口形势较好,出口增加会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进而导致货币的相应增发。在我国当前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情况下,总供给的增加尤其是高质量的供给的增加非常有限,可以视同上述的供给约束型的经济态势。此时,若经济体受到过多货币冲击,仅会导致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不会对实际产出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需要保持货币中性,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总之,保持货币中性以及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为了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从2017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过剩产能继续化解,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总供求更加平衡。但是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尚未消除,地缘政治风险及不确定性仍然较多。因此,必须要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下一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作者:赵景峰 胡英姿,分别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