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在稳增长中调结构促改革

发稿时间:2017-12-27 15:11:12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陈启清

  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结构向好、改革有进。展望下半年,虽然外部经济环境风险丛生,但政府稳增长的政策空间仍然不小,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仍然乐观。

  2016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中国以6.7%的增长高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和光明前景。从数据看,上半年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经济运行平稳,而且在平稳中实现了结构向好,改革有进。稳增长为调结构和促改革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力推动了调结构和促改革;而调结构、促改革则为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需求结构调整下消费的突起、产业结构调整下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稳住了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增长趋稳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二季度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止住了连续四个季度下降的趋势。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比一季度的1.1%大幅加速,也高于2015年四季度的1.5%。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退潮,大国经济体低位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风险丛生,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稳定增长,殊为不易。

  那么上半年靠什么稳住了增长呢?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看,投资继续探底,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低于2015年的10%。出口继续恶化,以美元计算的出口除3月外持续负增长,上半年负增长7.7%。消费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6月消费有所加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5月10%明显上升至10.6%。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稳定器。从一、二、三产看,三产的增速是最高的。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整体增速0.8个百分点。而第一、二产业同比增速分别为 3.1%与6.1%,低于整体增速。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比第二产业高2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维持较高增速成为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也就是说,消费与第三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这两个稳住了,经济增长基本就能稳住。

  同时也要看到,上半年增长趋稳既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实现的。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正是秉持了这一取向,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了有力贡献。从货币政策看,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和去年同期持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618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从财政政策看,今年以来,财政政策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年初赤字率的提升为财政政策实施创造了条件。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5.1%,超过收入增速8个百分点。而且第二季度财政支出呈不断加速之势,全国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5、6月增速分别为4.5%、17.6%、19.9%,逐月加快。其中,在地方债务置换、金融系统加大对地方金融支持的条件下,地方财政更加积极有力,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195亿元,同比增长16.6%,远高于中央财政支出7.2%的增速。

  政府对稳增长的支持也体现在基建投资上。基建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基建投资增速从5月的18.8 %上升至6月的21%,份额也进一步上升,成为对冲民间投资下行、稳定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

  结构向好

  在增长趋稳中,中国经济延续近几年结构持续改善的趋势,上半年实现了经济结构进一步向好。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拉动GDP上涨4.9个百分点,投资对GDP的贡献仅有2.5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低点,净出口的贡献为-0.7个百分点。消费逐渐取代投资成为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36.4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多年期待的三、二、一的结构进一步强化。201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分别占比10%、43.9%和46.1%,第三产业GDP占比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上半年,一、二、三产的比重进一步演进为6.49%∶39.41∶54.1,三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比二产高出14.7个百分点。从城乡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当年城乡收入差距从2009年的3.33缩小至3.23倍。今年上半年,城乡收入比为2.8,持续改善。从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在上半年呈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0%,快于全部投资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对经济周期的反应更加灵敏,在经济周期中较早遇到问题也可能较早走出低迷。同时,东部地区较早遭遇旧有发展模式固有的缺陷的冲击,也较早开始转型升级,东部地区的引领发展可能意味着经济开始逐步走出低迷。

  改革有进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会议把2016年定为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上半年经济数据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正在显现。以工业为例,工业领域呈现出2011年经济下行以来难得的价格回升、盈利改善的局面。PPI同比跌幅自年初以来连续缩窄,从2015年12月的-5.9%收缩至-2.6%。7月初,钢铁协会监测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67.83点,比年初上涨11点;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每吨400元,每吨比年初回升30元。工业企业的盈利状况开始改善。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各月利润均保持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4%,改变了2015年利润下降的局面。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也稳步提高。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9%,比上年同期提高0.21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0.09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

  展望下半年,外部经济环境仍然风险丛生。美国经济走势及是否继续加息、欧盟和日本是否会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变量。欧盟银行业危机、意大利公投等都构成不确定因素,国际政治动荡可能会继续发酵,威胁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增长。从国内看,房地产投资回落、民间投资下行、消费能否继续稳定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虽然内外环境严峻,但我们对完成年初经济增长目标仍然乐观,原因在于政府稳增长的政策空间仍然不小。根据年初预算报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8万亿元,这意味着下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将超9万亿元,略超上半年。而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将为地方政府节省大量利息支出,可以用于生产建设。PPP立法落地将加速PPP项目落地,更好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货币政策上,我国仍然有降准、降息的空间,而人民币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小幅贬值也将改善出口。■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