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企入教、引企入研呈现新景观
“产教融合”的“产”指产业,“教”指教育。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主任陈锋认为:“校企合作是手段,产教融合是结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质量是关键。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企合作以“引企入教”和“引企入研”呈现新景观。
“引企入教”,即吸纳引入优秀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推进面向企业的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引企入教,可以汇集校内外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紧密连接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北航与中国商飞合办“大飞机班”,与中航工业共建国家“试点学院”,促进生产任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和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能力。
“引企入研”,即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协同科技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是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最终要通过市场化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引企入研,可能提升校企协同科技创新的深度和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说。他介绍,北航与中国工程院联合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出相关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咨询研究机构;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飞机和发动机设计制造企业、院所共建产学研联盟,有效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参与发起成立“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云产业联盟”等,成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西北大学,学校与延长石油集团建立陕西省新型研发平台——“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按照产业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问题,双方共同引进“千人计划”“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围绕企业技术攻关任务开展工作,实行“双导师”选聘,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产出成果由企业优先使用和转化,转化收益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知识产权及政府奖励由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归属,打破传统校企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现了研发优势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也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中高职院校获益良多。
黑龙江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制订计划,结合实际嵌入相关专业课程和项目训练,实施“学校+企业”的双导师制,达成工程能力培养目标。学校先后开设了“航天班”“丰田班”“宇通班”等10个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企业冠名班,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受到社会欢迎,目前产学合作单位达200余家。2016年,该校牵头组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智能制造专业协作会,吸引了50家高校、企业和行业机构加入。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十多年来与拜耳、巴斯夫、赢创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让多方受益。进入冠名班学习的学生同时已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消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发奋学习,争取优良成绩已成为冠名班学生的追求,许多毕业生经过企业实践锻炼,已成为合作企业的生产骨干。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办学,不仅能优先录用优秀学生,还缩短了新员工入职培训周期,降低了培训成本;企业还利用学校资源培训员工技能,提升了员工的素质,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拓宽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途径,发挥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意见》的指导下,校企合作的道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有机连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
高校的实践证明,产教融合应当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的强大社会服务功能。
云南大学抓住“边、地、民、亚”的特点,其研究成果“高原湖泊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及阳宗海砷污染治理”,成为攻克高原湖泊污染治理难题的国际典范;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河流生态安全维护理论体系,为解决西南水电开发生态约束和周边国家跨境纷争提供了科技支撑;民族政治学、边疆治理、能源政治等领域的原创性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国家边疆稳定、民族繁荣、社会和谐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枣庄学院把服务山东特别是枣庄经济社会发展当作重要办学目标。根据枣庄市的战略布局,枣庄学院五大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紧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还专门成立了“枣庄发展研究院”,汇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智力资源,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区市、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温州大学主动策应地方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优势,积极筹建基础教育集团,服务温州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温州区域72.2%的校长、53.1%的特级教师和55.2%的教学名师。他们还强化与县市联动,与温州乐清市共同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与浙南科技城共同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与生态园管委会共同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态、科研、金融于一体的三垟湿地生态开发示范基地。
产教融合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连接,推动了高校源源不断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高校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产教融合全程培养,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当下和未来,积极投身广阔的社会实践,促使学生了解国情民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成长为服务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说。
走向产教深度融合的大道,才能走向人才培养的大道,才能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的要求。(记者 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