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2015年起,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三年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行动。
民生记心头,事事总关情。我市扎实推进旅游厕所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将旅游厕所建设作为我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旅游基础设施工程的重点任务和内容,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建立起“横向责任、纵向落实”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按照“设计有特色、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标示清晰、干净无味、实用生态、管理有效”的目标,推动全市旅游厕所建设实现管养方式多元化、规划设计风格化、建设因地制宜特色化。
在万盛、江津、武隆等地,建起了生态旅游厕所;在黔江、石柱、酉阳等地,建起了土家族建筑风格的厕所。这些旅游厕所除了功能设施齐备、技术创新实用、标示标牌醒目外,还特别针对高海拔、气候寒冷的特点,设置了防冻供水装置和热水供应。其中,巫溪兰英大峡谷景区建起小而美的景观旅游厕所,利用天然降雨冲洗厕所;黑山谷景区在厕所门口安装多功能电子显示屏,为游客显示厕所使用情况。
在主城区,为了解决对市民和游客如厕难的问题,我市还开发推出手机APP软件,可以快速定位用户附近20座公厕具体位置、距离等信息,通过摇晃手机就能找到距离用户最近的公厕。部分区县也推出纸质版、电子版公厕地图,方便游客使用。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我市将积极引进推广新型生态旅游厕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厕所建设,强化文明如厕宣传,着力提升旅游厕所建管养水平。
同时,为改变女性厕位偏少的状况,新建和改建的厕所将合理调整女性厕位比例;为解决行动无法自理的特殊群体如厕难问题,我市将进一步推进“第三卫生间”建设,确保全市每个5A景区至少有一个“第三卫生间”,并倡导4A景区建设“第三卫生间”。今年内,我市将至少完成18座“第三卫生间”建设。(记者 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