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开展 持续完善 打造60多年农产品成本领域权威
我国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最早的、持续性最好的调查统计工作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建立了对农户的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制度,定期开展重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农产品成本调查显得更加重要。在研究制定农产品补贴政策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基本依据还是农产品生产成本。在成本调查过程中,通过农产品成本调查户生产经营活动的记录,以及对其投入的分析和生产成本收益的核算,了解发现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及时掌握各种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市场供求情况,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出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帮助和引导农民改进生产方式,促进产销衔接,优化生产结构,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经过60多年的发展,农产品成本调查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锐意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已成为各级政府农业经济决策的重要支撑,为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平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拥有最悠久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历史。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始于1953年,“文革”期间中断了十多年,1978年得到恢复。之后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83年),提出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组织分工原则;修改和制订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表格。二是专业化和蓬勃发展阶段(1984年—1991年),组建专业调查队伍,进一步明确调查工作的组织管理体制,实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直报调查制度。三是网络化和稳定发展阶段(1992年—1997年),实现数据计算机汇总,大幅调整优化调查品种,开始组织农户种植意向、购买农资情况和存售粮情况等专项调查。四是制度化和扩大影响阶段(1998年—2003年),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制定组织管理、农户登记簿、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五是完善创新阶段(2003年至今),修订农产品成本调查管理办法,陆续完善种植业、饲养业、畜牧业核算指标体系,升级审核汇总软件,建立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机APP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和创新农产品成本调查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
——具备最权威的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渠道。该调查网络是目前唯一全面准确反映全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的调查网络,是了解我国农业生产效益的最主要、最权威渠道。
形成了庞大健全的调查网络。目前,全国物价系统已建立起由31个省、区、市,316个地市,1550个县市,6.6万多个农调户组成的成本调查网络。
构建了全国统一的调查核算体系。根据不同农产品生产特点,调查报表体系分为种植业产品、饲养业产品、畜牧业产品、林产品四大类。核算指标体系包含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转化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生产要素,可以多角度、全面反映农产品的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情况。
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调查制度。农产品成本调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领导、组织和部署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接受上级价格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目前农产品成本调查包括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调查、主要农产品直报调查、专项调查和成本预测。农产品成本调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程序:调查工作的组织部署和调查制度的确定采取自上而下的工作程序;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工作程序。所有调查数据的确定必须经过登记、审核、汇总上报三个环节。由于建立了新农产品核算体系,调查制度比较完备,调查方法科学,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认可。
形成了最全面的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库。经过多年积累,已拥有了1953年以来,粮、棉、油、烟、糖及蔬菜、猪、鸡、牛、羊等54种农作物生产成本和收益数据,每年编印《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已形成我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的系统性资料库。
——掌握了最系统和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之所以能够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就是因为搞的是实实在在的调查,反映的是实实在在的情况,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建议。多年来,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通过充分发挥直接联系农户的优势,加强对农村市场价格和相关情况的监测,使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与农村监测网络、农村物价监督员等渠道形成系统合力,建立起从农产品生产、收购到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全过程市场价格监测体系,为准确分析判断价格形势、科学作出价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真实、可靠、接地气的成本效益调查,求农业基本情况之真,务促进农业发展之实;求农业经济效益之真,务增加农民收入之实;求农业生产成本之真,务价格决策科学之实;求农村市场动态之真,务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之实。
农产品成本调查一直以来就是反应我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农民的实际出售价格)的重要渠道。曾经有几年我国各地粮食价格出现较大上涨,利用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通过电话直接向农调户询问粮食收购价格情况,随时了解到农村市场粮食价格动态,这是农产品成本调查为宏观经济服务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除搞好农产品成本常规调查外,还开展农户种植意向、农户农资购买情况、农户存售粮情况等专项调查,每年都有大量的调查资料报送给中办、国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很多材料上做出过重要批示。马凯副总理在国家计委和国务院办公厅工作期间,还曾多次亲自组织测算农产品成本收益,以确定不同价格方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在政府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提供了了解“三农”问题的重要窗口。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基础。当前我国实行的农业价格政策是稻谷和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开展了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探索“价补分离”新路子。无论哪种方式的价格政策,相关农产品的成本收益情况都是制定具体保护价格水平的基本依据。制定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目前,我国建立了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其中补贴水平的调整主要是依据农产品成本数据。随着综合国力增强,今后将会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产品成本调查更需要为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农业保险政策的基础。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是保护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弥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化成本。财政部明确要求在计算物化成本时以该数据为标准。核算农业GDP的基础。GDP的核算方法分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的公式为:GDP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农业GDP核算中的中间消耗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质投入,而这正是农产品成本调查的基本内容之一。
完善体系 上下联动 不断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
十八大以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成本机构建设,充实成本工作力量,积极有为,奋发进取,形成合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改进完善调查体系,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各级农产品成本调查人员通过提升对调查户的管理水平,规范调查数据的审核汇总,改进调查核算方法,调整优化调查目录,建立调查样本动态调整机制等多种措施不断改进完善调查体系,着力提高调查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大力提升服务水平。每年全国统一组织调查的有粮、棉、油、烟、糖及蔬菜、猪、鸡、牛、羊等54种主要农产品的年度成本收益情况,农户种植意向、存售粮和农资购买情况,以及12种重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直报,涉及数据量1000多万条,全面、准确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情况。每项调查汇总工作结束后,都第一时间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及时上报情况信息。每年研究形成约30篇专题分析材料,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形式报送中办、国办,同时通过《价格情况》及时与各地分享了调查成果。浙江省不断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分析工作,多篇分析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为农本工作点赞,提高了农本工作权威性。陕西省强化农本数据发布工作,十八大以来累计发布数据1万多条,农本调查报告500余篇,其中有110多篇被新闻媒体刊载或得到领导批示。
——探索信息化调查手段,努力提高服务效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趋势,国家和地方逐步建立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平台,完善农产品成本调查软件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积极探索调查统计全程信息化,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天津市开发了农产品成本调查综合业务管理APP系统,在智能终端上实现数据上报的同时,增加了月度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趋势分析、农户管理、上报任务管理、月报信息管理、公告留言等一系列新功能,实现了由农户到区、区到市的三级树状数据汇聚和共享通道。APP管理系统实施后,实现农户即时上报,数据采集及时汇总,为相关部门提供及时便捷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同时做到调查结果及时发布,第一时间实现农产品成本调查结果信息公开。江苏省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成本一线通”,通过专门开发的农产品成本调查手机APP,实现了调查户无纸化登记、即时报送数据以及市县工作人员就地审核农户数据的历史性跨越。大多数地方还相继建立了农产品成本调查微信公众平台,及时传递国家惠农政策、农产品价格行情、农本资料等信息,农调户可实时上报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和文字、语音、图片等形式的农情信息,实现了农产品成本调查机构、农调户之间的多维度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积极扩大调查内容,逐步拓展服务领域。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点多、面广,直接联系群众,是了解“三农”情况和问题的重要窗口。各地依托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围绕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加快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拓展多种功能、发展新型业态和引导产业集聚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全面掌握第一手鲜活材料,及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积极选择有地方特色、较好发展潜力和较高经济效益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开展调查,分析其产业发展前景,引导农民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开展调查的特色品种达100多个,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调查成果应用,不断转变服务方式。为更好地发挥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社会效益,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主动打破政府信息孤岛,积极创新调查成果应用,转变服务方式,推进农产品成本调查信息向社会开放。湖南省着力打造“湖南成本价格发布平台”,建立了由省政府研究室和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单位参加的部门会商工作机制,成立了专家顾问组,在全省14个市州50多个县(市、区)设立了651个稻谷、248个生猪成本价格信息采集点,按旬发布生猪出栏、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格,按月发布稻谷成本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信息,按季度发布生猪饲养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安徽省建立了农产品成本收益信息发布制度,定期通过互联网、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等主流新闻媒体公布主要品种的成本、价格和收益情况;省内各市县价格主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赠阅资料、镇务(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农产品成本调查成果,引导农民科学安排生产、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厦门市创新工作思路,精挑细选所掌握的农产品成本、价格相关信息,提供给市政府农村信息平台,为20多万农户及时传递农产品成本、价格动态。
锐意进取 奋发有为 农本调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制定农业支持政策提供有力支撑。农产品成本调查是真实准确反映农业成本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制定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为政府、“三农”和社会服务,为历次重要农产品价格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当前目标价格、最低收购价格、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相关农业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还为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研究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政府在研究制定农产品补贴、保险和价格支持政策时,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数据都是基本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为政府制定农产品价格、农业补贴等政策提供重要支撑。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成本调查工作,把农产品成本调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及时部署、明确任务、加强督导,保证调查质量,提高工作水平。
系统研究粮食生产成本变动规律。2016年重点研究了近十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的生产成本变动情况和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竞争力,稳定甚至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政策建议,形成研究报告《近十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变动分析及政策建议》,准确反映农产品生产成本变化趋势,从而为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5年以来我国粮食成本变化情况
2005年以来我国粮食成本增速变化情况
——准确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在现代化的西方国家还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气候环境复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挑战非常严峻。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方式等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国家需要出台各种支持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产品成本调查对农业现代化的各种特点都有及时详细的反映,是制定相关政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为保证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质量,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完善了考核激励机制,动态调整优化样本,狠抓调查户管理培训,加强调查数据分析应用。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农产品成本调查管理办法(修订版)》,对扩大农产品成本调查服务范围、完善农产品成本调查体系、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对象管理、夯实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基础等方面进一步精细化管理。
重庆市围绕特色产业链发展布局,近几年来开展了涪陵青菜头、长寿有机鱼、永川秀芽、垫江肉牛、忠县柑橘、云阳山羊、城口老腊肉、石柱黄连、石柱辣椒等30个种植养殖项目的特色农产品成本及效益调查,为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确保数据质量,不断改革创新,增强服务职能。真实、准确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生命,切实保障数据质量是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的立足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必须确保统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李克强总理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为国家各项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支撑。广大农产品成本调查人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要求,始终把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争取社会的广泛认可,不断提升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
改革创新永远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发展的动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不断变化。近年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生产方式更加灵活,农产品的区域分布更加集中。农产品成本调查所要反映的农业发展情况越来越复杂,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对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各级农产品成本调查人员加快调查制度方法改革,持续完善调查生产流程,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始终紧跟农业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农产品成本调查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行政职责,增强服务职能是重要使命,是改革、创新和发展所应强化的重点,根本宗旨是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支撑,为社会公众开展农业研究、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各级农产品成本调查人员始终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第一任务,把用户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用户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以最大程度发挥农产品成本调查职能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建立能够满足多方需求,信息可靠、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获取便捷的农产品成本调查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服务意识和服务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系统谋划 形成合力 不断提升农产品成本调查影响力
——注重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农产品成本调查改革。坚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充分发挥国家层面的组织指导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纵向推进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方式的现代化,不断推动农产品成本调查方式变革。加快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方法改革,优化调查业务流程、调查报表和指标体系,不断提高调查数据的适用性。动态调整调查样本布局,构建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质量效益和资源环境状况的样本系统。
——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始终围绕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点、焦点问题,服务大局,着力提升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服务水平,做到“信息采集快、调查分析准、数据提供全”,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问题导向,把开发利用农本数据作为服务农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使“死数据”变成“活情况”,“活情况”转化为“好建议”,充分发挥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社会效益。
——加强队伍建设,为农产品成本调查提供可靠基础。选拔和配备熟悉农产品成本业务、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伍,建立一支高效的调查信息采集队伍,一支精干的调查分析队伍,一支公正的调查管理队伍。重视对现有人员的培养,提高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能力和创新意识。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使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创新学习方式,提供在线学习、调查论坛、业务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考察学习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