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带一路”将跃升中国能源合作格局

发稿时间:2016-04-01 00:00:00

  中国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以能源开发为切入点,促进产业合作,推动沿线周边国家能源战略布局,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自身在能源市场中的地位。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在沿线国家形成以油气管线网络为基本依托的多条经济走廊,涵盖能源上、中、下游领域的不同产业中心。中国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契机,以能源开发为切入点,促进产业合作,推动沿线周边国家能源战略布局,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自身在能源市场中的地位。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能源合作新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方向是构建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随着战略推进,各国分工协作日益完善,将助推中亚化石能源富集地区逐步崛起为“第二个中东”能源开发中心,未来在欧亚空间随着“一带一路”能源开发将形成依托油气管线网络的多条经济走廊,并在“一带一路”区域沿线出现多个短距离能源生产与消费关联区,涵盖能源上、中、下游不同产业的领域。

  (一)助推中亚地区逐步崛起为类似“第二个中东”的全球能源开发中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亚能源富集区的开发将迎来崭新局面,全球能源开发中心地位将逐步体现。随着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提升和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不仅该地区的陆地资源潜力逐渐被释放,而且里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将提上议事日程。里海周边地区石油储量是近30年全球最大的油气新发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此外,在外高加索地区、西亚地区正在采用新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其能源出口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对于中国的邻居俄罗斯而言,其所拥有的3200个油气储藏目前只开发了1600个,大量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随着工业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俄境内外投资环境的改善,借助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其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开发前景更为可期。

  (二)“一带一路”区域沿线将出现多个短距离能源生产与消费关联区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市场。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将促进中亚、西亚、俄罗斯等能源富集区能源产量。这就将在“一带一路”区域内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短距化供需联系,随着贸易规模扩大与沿线国家间互利互信水平提升,区内将形成多个稳定的短距离能源生产与消费关联区,有效地保障能源生产国的利益和能源消费国的安全;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在于欧亚大陆能源运输格局的变化,“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欧亚大陆铁路、公路与油气管线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随着陆路交往的畅通,陆路与管道运输的比重增加,最终将会改变以往途经马六甲海峡的单一海路运输格局。

  欧亚大陆将逐渐建设多条新的能源转运中心,形成海路、陆路比肩并进的合理布局。欧亚大陆的东部地区已涌现出不少能源供需板块,而中国在这些板块中居于中心地位,随着能源合作机制完善与合作平台建立,在我国周边的东亚、中亚、东南亚将形成若干个次区域的能源合作网络。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为中心搭建的地区能源合作的平台,将会提高欧亚大陆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权重,使全球能源格局的演变更趋平衡和优化。

  (三)围绕能源开发全价值链,沿线地区将形成一系列服务中心

  “一带一路”将加速推动沿线油气加工炼化中心的建设,将更好地体现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工炼化中心可以有效拉伸能源的产业链,提升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能源出口国改变经济单一结构的重要途径。围绕能源开发价值链,将助推沿线地区出现众多的服务区来承载设备修理、更新装备、技术培训等功能。目前,能源领域相关规则的制定、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开发,甚至包括主要油田的掌控,都在西方国家手中,而“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势必将带动现有的能源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和演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设备更新,欧亚大陆各国对能源的加工和炼化能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除俄罗斯之外,中国目前已经是“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加工中心,中亚、西亚、东欧今后都会成为能源加工中心的重要成员。未来在整个欧亚空间,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庞大的能源开发价值链,将会进一步改变世界能源贸易的流向,直接影响世界能源产业体系的布局。未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国家,并得益于最大消费国这一日渐突出的地位,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将拥有更重要的话语权。

  不可忽视的是,沿线各国都已将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置于能源战略的重要位置,非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产量的增加,各国在新能源领域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将会成为新的合作平台,新能源革命作为重要的推动力,对全球乃至欧亚大陆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的演变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我国“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推进的能源革命将对这一格局演变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新格局下我国应采取应对举措

  中国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契机,推动沿线周边国家能源战略布局,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自身在能源市场中的地位,未来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能源开发为切入点,促进产业合作

  未来将持续一段时间的低油价正好为中国油气企业带来在“一带一路”油气资源投资、并购和整合领域的新契机。要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促进资源要素在各国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运输通道建设,切实推动油气等能源资源引进。加快推进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能源合作为主线,带动上下游产业、工程建设、技术装备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将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融为一体,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转移,提高转化效率,形成以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在全球能源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减少沿线国家产品对我国产品的替代效应,形成错位竞争。通过产业合作,为中国企业打造投资合作平台,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尽管部分国家石油产量在逐年递减,但对其开发和利用依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具有重要地位。部分资源型国家经济结构单一、资金技术缺乏,迫切需要扩大合作伙伴范围,与中国加强能源合作也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当前,中国企业在资金优势的基础上,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油气开采关键技术水平,以较强的竞争力参与沿线油气开发。同时,继续探索争议地区油气合作新途径、新机制,实现资源共同开发的关键点。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看,通过建立利益共同组织开发有边界纷争的资源以实现利益共享。

  (二)推动沿线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沿线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的持续发展需要若干沿路经济区作为支撑。加强能源产业投资合作,合作建立一批经济示范区、能源科技合作园、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人才培训基地,从而辐射带动整个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加快沿线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应着力消除现有开放领域当中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扩大市场准入,推动重点领域对外开放。近期,要建设好上海自贸区,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加快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沿海、沿边省份推进自由贸易园(港)区与能源科技合作园建设,形成引领国际能源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此外,要大力支持中国与沿线国家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发展,并与沿线国家加强政策协调,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

  促进交通互联互通,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与沿线国家共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供沿线安全公共产品,保障能源通道安全;支持相关国家港口、码头及信息网络等骨干通道建设,促进陆海空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衔接;加强能源合作政策交流沟通,促进能源贸易投资便利化。

  (三)扩大区域贸易,推动人民币结算与流通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共同制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勾画本区域未来发展目标,明确能源开发利用各主体利益和责任,扩大沿线区域能源贸易规模。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欧洲的技术与产业优势,中国的市场与资金优势,使得中欧双向投资有可能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亮点。通过关税互惠,货物、资金以及人员的自由流通,以能源合作带动区域贸易扩大与升级,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加强能源金融合作是建设“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平台的助推器。一是积极推动双边本币结算,条件具备时建立“一带一路”多边结算体系。二是逐步扩大货币互换规模,构建涵盖“一带一路”各国的货币互换网络。三是积极探索共同出资、共同收益的资本运作新模式。四是促进金融市场稳步开放,搭建跨境金融服务网络。五是加强国际金融治理以及金融监管合作,增进金融政策协调。

  中国需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能源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包括油气现货、期货、金融产品合约、绿色金融等,为中国建立有影响力的能源基准价格,提高能源贸易本币结算规模,抓住人民币加入SDR这一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管道、电网、枢纽等基建网络已逐步成形,为能源交易枢纽创造了有利条件,将有效促进亚洲能源定价中心的发展,为未来我国能源合作地位提升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