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优产业结构。按照“调结构就是抓改革”思路,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全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体系,把特色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全面启动新区范围外26个村庄规划编制,重点发展“一村一品”,建设一批特色美丽乡村,充分发挥新村、天王寺、花栗树村自主发展建设印象新村、天王谷、御园禅茶等农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林水”与“旅教康”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休闲农庄、家庭农场、乡村旅游等产业,引导农村“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健康发展,先后培育1个农产品知名商标、1个农产品著名商标,获得农产品绿色标识认证2个,拓宽农业产品供给种类,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改良传统品种。针对辖区农业耕地插花式分布、农业产业难上规模的实际,我们积极调整思路,大力发展“小而精”高端农业,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引进一批、改良一批、培育一批”融合发展模式,先后培育泉水蜜柚、点军“脸红”血橙等20多个本地化优质品种,建设柑桔名优品种示范基地2000亩。积极推广蔬菜避雨延秋栽培技术和有机菜种植模式,建设专业菜园3000亩,切实满足市场四季需求。着力推进低山“抢早市”、半高山“绿转红”、高山“创名品”的立体化茶业发展。以“小规模、精品园”为模式,发展四季小水果,建成50亩左右的小水果基地5个以上,形成了独具点军特色的农业“新优特”品种体系。
改进经营模式。积极适应农业发展规模经营大趋势,探索“公司+支部+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着力形成全区农业集群发展优势。创新组织农林水项目专题招商,引进有投入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实体,建设农业嘉年华,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家、示范家庭农场5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推广柑桔、茶叶采摘加工机械化,探索蔬菜净菜配送和酱菜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抢搭“互联网+农业”快车,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依托“淘三峡”、移民青年创业孵化园等平台,打通农商直供对接通道,尽量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利润外溢,着力解决好“菜贱伤农”和“菜贵民怨”的突出矛盾。
改善农业环境。坚持把环境问题既当作经济问题又当作政治问题来抓,综合运用政策、技术、装备、标准等手段,从“种、养、水”三大源头开展综合连片治理,自觉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全区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打好“土壤治理”联合战役,创新实施蔬菜和水果标准园建设,引进第三方进行土壤检测,全面落实土壤环境标准。规范全区农药、化肥使用标准,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延伸到村进户,全区亩均化肥用量减少到18.6公斤,低于全国3.3公斤。结合农村土地整理工程,加大土壤修复补偿力度,对部分污染严重超标的土地实施抛荒处理。加快推进全域性水系治理,重点抓好“河流治理”和“污水处理”,积极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清洁能源利用,组织在山上农村试点“耐斯—900”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防止污水流入田野、污染土地,全面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增加农村基础投入。围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采取“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属地管理”的方法,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农村农业发展扶持“十项”政策,拿出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重点扶持农业品改和农村产业发展,确保品改期间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对区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经营性贷款50%贴息。结合精准扶贫,整合资金20多亿元,围绕农村“路、水、电、网”等基础工程,大力推开“光伏发电、路网升级、农网改造”等项目落地,提档升级全区农村旅游路网近700公里,新建通信基站200余个,有效破解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增强基层抓带能力。农村要发展,关键靠基层自抓自建。围绕“把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着力提高基层组织抓农村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深化实施“头雁领飞”、“先锋堡垒”、“阵地提升”、“示范引领”四大基础工程,在党群服务中心中增设农业技术服务部,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抓带农业改革发展的能力。打好农业政策“组合拳”,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及时出台农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从政策法规层面为农村改革工作保驾护航。深入实施“大众创新”,充分发挥“小改革、大成效,微创新、大作用”效应,广泛开展群众性“微创新”活动;加强培育本地化、地域性科技示范户和科技明白人,形成一产业一专家、一产业多专家的人才发展格局,先后培养出了“鄂柚一号”研发人闵泽贵,生态茶叶种植加工专家李能虎,花卉苗木种植能手姜少华,循环农业创办人刘金华等一批“小袁隆平”式的基层一线人才队伍群体,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了一支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