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金融的兴起,为解决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所谓的智能金融,是指人工智能与金融全面融合而生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为核心要素,在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金融在多个方面都能够降低中小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与获客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金融风险。
突破物理限制,提高获客能力。中小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少,服务半径较短,这使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获得客户。而智能金融可以超越支付、网点的物理限制,高效即时处理海量、多维的非结构化信息,可以使中小金融机构突破时空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取客户。尤其是随着远程开户等相关政策的放开,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小金融机构更具有重要意义。
突破人员限制,提高风控能力。中小金融机构还受制于其人员专业能力、风险评估技术、制度规范程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其风控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相对较高。还有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带来了许多潜在风险。此外,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获得客户较难,因此,会倾向于积极竞争一些优质客户,这导致了重视短期利益的贷款机构向同一个借款者发放多重贷款,会增加整个借贷市场的违约风险。利用人工智能对金融交易、服务信息审查监管,识别交易活动中潜在的非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中小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往往是中小企业、农民等群体,这些群体信用记录缺失,没有合格的抵押品,对其进行放贷时,尽职调查的过程远比其他贷款的调查过程复杂,这就造成贷款的运营成本较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各种大数据,能够提高调查的效率,减少调查的成本,从而减少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提升其盈利能力。
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给金融领域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从金融机构来看,资金“脱实就虚”问题比较复杂,有可能是金融机构有意而为,更有可能是金融机构无法监控资金流向而产生的一种后果。对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其客户相对分散,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流向监管相对困难。而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使中小金融机构也能非常好地监管好资金流向,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克服金融排斥,服务长尾市场。我国金融排斥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明显。近年来,农村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与金融供给短缺矛盾突出,金融服务对农村的覆盖面(广度)与渗透率(深度)还不够,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据测算,城镇和农村每万人拥有银行类金融服务人员的数量比达到了329∶1;城镇和农村居民信用档案的建立量为4∶1。这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长尾市场,其服务成本高而收益较少。通过人工智能在金融机构的普遍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使贫困群体和落后地区同样可以享受金融服务。
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中小金融机构大多服务于中小企业或者“三农”领域,这些领域的客户在资金需求方面,有“小”(金额小)、“急”(时间急)、“频”(频度高)等特点。而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审批制度呆板,决策效率较低,不能适应这种资金需求。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地对大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帮助决策者更高效率决策,以满足农户的不同需求。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还能够更好地开发出更加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产品,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规模较小,业务较为单一,开发多元化产品往往得不偿失。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利用计算机开发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