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唐山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发稿时间:2017-09-11 15:57:01
来源:唐山市委改革办

  唐山是一座因近代工业而诞生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曾诞生了“七个中国第一”(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现存的第一张股票、第一位中国本土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唐山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党中央、国务院对唐山的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唐山视察,2010年视察时作出了努力把唐山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的重要指示;去年7月总书记再次视察唐山,要求唐山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唐山市沿着总书记为唐山指引的发展方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各领域改革落地见效,为奋力争取“三个走在前列”,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把唐山建成国际化沿海强市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唐山市全面深化改革组织体系

  2014年2月,市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标志着唐山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正式起步。目前,唐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焦彦龙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市委副书记丁荣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国辉任副组长;其他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及市人大、市政协一名副职为成员。下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九个专项小组,分别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市委改革办于2015年9月由挂靠研究室的临时机构转为正式机构,与市委办公厅“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任由市委常委、秘书长兼任。市直各部门改革推进做到“三个一”,即确定一名班子成员主管改革工作、一个处室负责主办改革具体事项、一名专职人员作为协调联络员。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改革办,安排3-7名专职人员,在河北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改革专职机构全覆盖,形成了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

  二、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全市改革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6年,唐山市被评为全省改革工作先进市。今年,唐山市共研究部署144项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40项,除16项因上级政策原因尚未启动外,其余88项全部推开并达到时间进度要求。改革对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逐渐显现: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36.0亿元,位居河北省第1位,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80.0亿元,居省内第1位,实现利润404.2亿元,省内居第2位,同比增长8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亿元,省内居第2位,同比增长7.5%;实际利用外资9.63亿美元,省内居第1位,同比增长48.0%,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三个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以改革的办法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一是坚决担起去产能的“唐山责任”。今年1-7月份已化解炼钢产能587万吨、炼铁产能381万吨,完成省达年度任务的59.1%和66.1%,9月底前可完成全年任务。二是以精准去库存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一手抓化解商业用房库存这个突出矛盾,一手抓解决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理性发展。截至7月底,全市商品房库存1141.8万平方米,去化周期13个月,处于9-18个月合理区间。三是积极稳妥去杠杆、防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资金使用效率,优化金融服务环境,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控制和降低企业杠杆率,维护好金融领域安全。今年7月底,全市社会融资成本(银行加权平均利率)为5.49%,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四是全力打好降成本组合拳。制定《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通过减免增值税、调整“五险一金”政、申报电力直接交易、倒阶梯气价等组合拳,1-7月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28.82亿元。

  2.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了2批国务院、省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衔接工作,衔接取消事项39项、下放事项1项。市级行政审批局组建方案已完成,曹妃甸区和高新区等10个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实施“135”审批办结制,所有事项总办理时限由3167个工作日压缩到1190个工作日,每个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4个工作日。二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扩大电子执照使用范围,截至7月底,已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72280个、电子营业执照2578个。三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现了审批服务唐山一网通。

  3.财政金融和投融资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出台《唐山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2017年争取地方政府债券313亿元,争取政府新增债券额度28.08亿元,保障了重点项目支出需求。二是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印发《唐山市市以下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科学界定、合理划分了市以下各级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三是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正在加快推进市级融资平台的整合,更好发挥平台优势。四是建立健全分段奖励政策,推动企业上市。1-7月份全市新增6家上市挂牌企业,其中主板2家、新三板4家,累计实现股权融资46.69亿元。五是着力构建金融增信体系。通过支持“政银保”合作、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小微企业应急转贷金等形式,多措并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形成了古冶区中小企业转贷基金、曹妃甸区“助保贷”业务等金融创新模式。

  4.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取得新突破。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唐山提出的10处要求。在产业对接合作上,发挥京冀曹妃甸、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引领作用。1-7月,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项,完成投资9.83亿元。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完成投资4.42亿元。引进京津等地科技成果到唐山产业化项目39个。在全省率先实施京津整体搬迁来唐企业“落地签”政策,企业可保留原名称不变,只办理地址变更即可在唐落户。特别是针对落户唐山市的北京保健食品企业,实行北京市主管部门异地监管,滦南大健康产业园首批即签约北京同仁堂等24家北京外迁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推动自贸区政策在唐山市落地,唐山口岸通关时间缩短1/3。

  5.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展现新进步。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截止7月底,全市已完成外业调查信息二次公示无异议面积719万亩,占应确权耕地总面积的85.2%。完成村镇不动产权籍调查159.87万宗、10.84万公顷,完成比例为76.33%。引导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1-7月新建6家“供销金融超市”,谋划了唐山市三农发展基金,打造“政银企户保”升级版金融惠农模式。推进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12个县级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全部完成组建,成立专业电子商务公司11个,发展乡村电商服务站1126家,电商分中心已覆盖75%的县(市、区)。“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成效显著。全市8家县级行社已建档农户21.3万户,建档农户比例为52.46%;已评级农户20.8万户,评定比例97.58%。

  6.社会事业改革取得新跨越。科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机制,强力推动科技创新。今年1-7月,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331家,总量达到5303家;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6.6倍,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1.6倍,电子元件产量增长52.2%。教育方面。推进京津冀教育科技协同创新建设,全市13所特教学校与京津全部实现对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部、河北省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联合主办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唐山市召开。医药卫生方面。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创新搭建唐山市医用耗材招采平台,采购价格平均降幅约38.68%,可实现年让利群众3.61亿元;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工具DRGs,全市已有28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进入市DRGs平台管理系统,进入平台系统管理病人50.86万;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大力实施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计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40%以上。社会保障方面。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落实省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实施意见,纳入新制度参保管理人数达到21.92万人,占参保登记总人数26.1万人的9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失业保险金增加到970~1090元。全面开展市县两级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45.6万元,救助低保对象等患病困难群众622人次,已完成2017年上半年两批次市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

  7.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成绩。制定《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决策支持系统,上半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96天,同比增加5天。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1-7月全市共征收水资源税4.38亿元,居全省第1位。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市、县、乡三级河长制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制定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强力推进节能削煤降碳,上半年单位GDP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5.03%,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53%。

  8.纪律检查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现新目标。加大市本级党委巡察机构建设,巡察工作制度体系初步健全,实现市一级纪检机构派驻全覆盖。建立完善“四个干”抓落实机制,为干部建立“干事档案”,出台《约谈办法》,强化靠实干“自己提拔自己”的用人导向,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改革方案已通过,正在全力实施。

  三、推进改革的主要作法

  一是主要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担起改革主体责任。出台《关于加大督察力度狠抓改革落实的通知》,明确全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分包事关全局的重要试点和重点难点改革任务。全市各级一把手亲自抓改革工作183项,其中去钢铁产能、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4项改革任务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焦彦龙亲自抓;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下大力解决房地产遗留问题、建立健全分段奖励政策推进企业上市4项重点改革任务由市长丁绣峰直接抓。主要领导抓改革,有效调动了全市上下推进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抓改革、督进度、促落实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用项目化管理方式推进改革。市委改革办和各专项小组统筹协调,对承担的改革任务的责任单位全程跟进,每月一汇总,每季度一次集中调度,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对去产能、降成本、大气污染防治等17项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察,持续传导压力,促进工作落实。用分包责任制推进改革试点落实,对重要国家级改革试点,由改革办、试点单位分别确定分包责任人,定期沟通、跟踪进度、总结亮点,加快推进步伐,争创唐山经验。同时,落实改革工作考核,进一步提高改革专项考核在市委综合考评中的权重,市直扩大到15分、县区扩大到10分,这是前所未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工作做的如何,已成为评价干部、落实奖惩、任用干部的首要依据。

  三是持续推进工作流程标准化、制度化。按照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的原则,实行改革办工作流程再造。对会务、督察等每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责任人和时限,制定动态流程图,全部挂图作战。比如仅领导小组会议议题运转进程一项,就细化为初稿拟定、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市领导审签、提出申请、报深改组组长审阅、列入会议议题、印制材料、上会审议、正式发文、备案存档11个环节。通过盯实每个环节的工作,保持了整体运转高效率,无纰漏。

  四是坚持“改革戏大家唱”,提高群众对改革获得感。为深入了解、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改革的意见建议,推动改革接地气顺民意,唐山市探索建立了一支600余人的改革群众联络员队伍。通过定期座谈、邀请列席相关改革会议、微信群互动等形式,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已收集汇总有价值的意见建议200余条,有效汇聚民智民力。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改革官方微信公众号“唐山改革”,向社会公众推送全市各领域改革动态766条,有效传递改革声音。今年4月,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群众联络员反映事项办理工作暂行办法》,通过“交办、承办、督办、办结、存档”等一系列流程,把联络员反映事项解决到位,有效促进改革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已形成“定期向联络员推送改革动态,重大决策征求联络员意见,及时办理联络员意见建议,联络员向群众宣传改革举措并征集意见”的完整闭环,不仅延伸了抓改革落实的触角,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改革、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