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一年多以来,东北振兴发展取得一定成绩,需要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新的总结与反思,继续攻坚克难,打赢全面振兴这场硬仗。振兴东北究竟怎么“兴”?本报记者近日专访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常修泽教授给出新思考,他认为振兴是一个总战略、大系统,包括三大要义,即“正”兴东北、“干”兴东北、“放”兴东北,总称为“振兴东北三部曲”。
“正”兴东北:方向正、路子正、方法正
辽宁日报:中央7号文件发布一年多以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据您观察,现在总体情况怎么样?
常修泽:从经济增长来看,东北三省今年基本止跌稳住。比如,今年上半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虽然还比较弱,但毕竟已经转负为正。从改革大局来说,东北依然是难点,但也有一些亮点,比如在净化政治生态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辽宁率先出台《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这是东北地区首部规范营商环境建设的省级地方法规。再如,沈阳、长春的产权交易所,作为用市场来配置资源的载体,以股权质押的形式到银行贷款,到资本市场融资,帮助没有上市的民营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市场化改革的一个亮点。从对外开放来看,东北地区初步形成一个“大十字”高铁纵横格局。这些都是趋好的迹象。
从去年接受你们采访以来,我又多次到东北调研,也在持续思考振兴问题。我认为,振兴东北需要战略性大思路,需要系统性大思维,应注重振兴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支招”。在这方面,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正本清源,或者说“以正视听”。
辽宁日报:这个判断很有针对性。是否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具体实践中仍有认识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误差?
常修泽:是的。正确把握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是顺利推进振兴发展的前提。实际上,中央已经给出一本好经,各地在实践中不能把好经念歪了。所以我提出振兴东北第一要义,就是“正”兴东北。
“正”字怎么解?首先是“方向正”。“正”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着力”要求。这是准绳,是参照系,按照这个办就是正,偏离这个就是不正,就有可能走错方向。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就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四个着力”是面向整个东北地区提出的要求,是一个大逻辑、大方向。2016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发布,提出振兴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继续强调“四个着力”要求,就是给出方向。具体到辽宁,今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这“三个推进”要求。
这一系列部署是一脉相承的,从时间上看有先后,但从逻辑上看是一致的,不能认为提出“三个推进”就可以忽略“四个着力”。我觉得,二者之间存在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其次是“路子正”。方向正是对上,合时代趋势,“见天光”,路子正则是脚踏实地,“接地气”。路子正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依靠内生动力自己走出来、闯出来。大家都要老老实实吃透东北实际,找准路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这就明确东北发展要走什么样的路子。方向中央定,路子则要自己走。
最后是“方法正”。问题的产生并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也不能一蹴而就。操作层面,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循序渐进。
总之,“正”就要吃透中央精神,正确贯彻中央精神,按照中央的指示去办。越是攻坚克难阶段,越要“正”。
“干”兴东北:针对不干、假干、蛮干、怕干
辽宁日报:正确认识是推进实践的前提,一旦认准方向并找对路子和方法,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干。
常修泽:对,既要抬头看路,还要低头拉车,方向定了就要干。
针对一些“唱衰东北”的舆论进行有力回击是必要的,即我们要“唱兴东北”。但光靠“唱”是振兴不了的,必须拿出实干的具体行动。所以我提出“干”兴东北的命题。这是振兴东北的第二要义。
辽宁日报:我们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强调“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问题,指出当前干部队伍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应该承认,这种现象在东北振兴进程中也存在。您提出“干”兴是否针对这一问题?
常修泽:是。提出干,首先针对的就是不干。由于振兴东北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必然涉及到利益重新调整,因此有的人不干,具体表现如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靠、要,对付、应付,“宁可不做事,也别多惹事”等心态,实际上就是拖延,客观上制造阻力。
当然,“干”兴还针对其他几种现象。一个是假干,光喊不干,唱而不干,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一个是蛮干,企图“毕其功于一役”。还有一个是怕干,在客观条件和心理上都有顾虑,思想包袱重,认为多干多错、不干不错,所以怕干。
实际上,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概括的能力不足而“不能为”、动力不足而“不想为”、担当不足而“不敢为”的问题。对此,东北地区的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把情况搞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对策想明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辽宁日报:您讲到“干兴”针对的那些现象,实际上都直指“人”这个关键因素。
常修泽:对。今年四五月份,我三次前往山东调研新旧动能转换这个问题,因为对我国来说,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事关成败。但我发现,不少人把新旧动能转换仅仅看成是产业的动能转换问题,这值得商榷。
我认为,新旧动能转换最深层的问题是体制的转换,其实质是激发和造就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能动的人”。没有“能动的人”,中国的动能就没办法从根本上转换。
我想提醒一句,对于东北地区来说,讲新旧动能转换千万不要停留在新业态层面来理解,而要抓住塑造千千万万“能动的人”这个根本,特别是有企业家精神的“能动的人”。不是凡事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等着上面下指令,而是需要自己去开拓创新。如果人缺乏能动性,东北就没法转动能。
“放”兴东北:(思想)解放、(对下)放权、(企业)放活、(对外)开放
辽宁日报:在“干”兴的诸多方面,您认为核心应该抓住哪一条?
常修泽:我认为,干的核心问题是“放”。“放”兴东北是我要讲的第三要义,如果说“三兴”是振兴东北的“皇冠”,那么“放”兴东北则是“皇冠”上的“宝石”。
辽宁日报:“放”字怎么解?
常修泽:首先是(思想)解放。东北地区要从传统计划经济思维中走出来,思想再解放一些。
其次是(对下)放权。中央已经给出方向,并放手让东北去干。放权就不是凡事都计划,都画出条条框框,而是赋予自主权,这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层面的放。比如,建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两个字,就包含对下放权自主探索的内容。
再次是(企业)放活。具体地说,就是所有制方面要更放活。当前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混改”,要注意克服四个“绕开走”倾向,即绕开垄断领域、绕开母公司、绕开主营业务、绕开异质产权多元化。应注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讲“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时有这样一段重要的话:“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里讲的是“异质产权多元化”,要准确把握。
最后是(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给东北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中俄天然气管道合作、中俄原油管道建成运营等,将使新时期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开放前沿之一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因此,东北区域经济发展要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贯通。
辽宁日报:现在很多观点都提出融入“一带一路”的视角,可有些过于泛泛,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常修泽:“一带一路”这篇大文章,东北要做,但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功课。应把握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不要泛泛而论,得有具体的抓手。我认为具体有以下抓手。
一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区域发展,在区域发展中抓重点经济带、抓经济带上的关键节点城市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东北地区可以打造“三纵”(“主轴线”“东纵线”“西纵线”)“四横”(北、中、南和满洲里到集安)等多条经济带。还可以“八大边口”(辽宁的丹东,吉林的集安、珲春,黑龙江的绥芬河、抚远、黑河,内蒙古的满洲里、二连浩特)为支点,推进沿边开发开放。
二是办好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更好地为东北振兴服务。除了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和金融创新,还应注重以外促内,倒逼东北地区的体制改革,包括倒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区内服务业开放、社会体制改革等。在这里,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应该理解为国家设在辽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而不能孤立地看。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提倡东北地区各省市要加强联动和协同性,那么自贸试验区在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外,还可探索政策外溢化,比如长春、哈尔滨等是否建设“类自贸试验区”,扩大自贸试验区在东北的共建共享作用。
三是除沈、大、长、哈这条大经济带外,还有一个很强的经济带可以建设,把东北靠东边的这条线连起来,具体包括丹东、本溪、白山、通化、长白山、延边、牡丹江、鸡西、七台河、鹤岗、双鸭山、佳木斯、伊春等,大约12至14个城市,以丹东出海口作为“龙头”,应该实打实地把这个经济带打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