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中国实际 对标国际规范
有关此次新版本的内容变化,国家统计局已经有详细的说明,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总体框架的内容变化。此类变化可以透过“章”的设置来显示。可以看到,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相比,新核算体系基本核算部分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值得关注的变化有三。第一,舍掉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专门设置的用以重新归纳数据的一套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但这并不涉及实际核算内容本身的增减。第二,加强了附属核算的内容,更名为“扩展核算”。充实了人力资本核算、自然资源核算的内容,同时增加了新的扩展核算内容,不仅有国际上通行的旅游和卫生专题核算,还新增了与新兴经济有关的探索性核算内容。第三,将价格指数和不变价核算的应用范围作了推广。从原来的不变价GDP核算延伸到实际收入核算,也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不变价资产核算。
第二层是基本核算部分的内容变化。此类变化需要深入各“章”内部以及各章关联去发掘。以下列举一些值得关注的内容。首先,新增“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通过此项改进,不仅增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国际规范的一致性,还可以更全面地体现中国经济的社会结构,显示政府之外的“社会“功能及其在收入分配、最终消费、资产负债等层面产生的影响。其次,引入经济所有权、知识产权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和雇员股票期权、实际最终消费等新概念,由此导致对应核算内容的扩充。比如,因为经济所有权的明确定义,可以将很多基于“权”的转让交易、收益交易纳入对应的资产核算和收入分配核算之中,显示中国产权改革的过程和结果。最后,资产负债核算的内容有显著改进和加强。不仅有表式的变化,更体现在其中所设资产负债内容、分类的变化。
第三层是具体核算方法的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在各项具体指标的具体处理程序中。比如,生产者价格定义的变化,关于劳动报酬的具体核算方法,中央银行和保险业产出的核算方法,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方式的变化,价格指数编制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调整等。这些修改,一方面体现了根据中国实际确定具体核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显示出向国际规范不断靠拢的努力。
避免短期评判 注重长期效应
如何看待新核算体系的发布?已经有一些机构在做功课,讨论其发布会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最好不要从短期、尤其是以GDP和经济增长率为中心、以某些指标数据变大变小的思路来看待其意义。因为,具体核算方法与处理都是以渐进的形式发生的,并不是因为有了新核算体系发布就会在一夜之间有根本性改变,数据就会有一次显著的更新。
新核算体系涉及整个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是GDP和经济增长率的核算数据。要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状况上,看核算体系的内容变化和引导所在。比如,资产负债核算,鉴于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和风险揭示意义,应该特别受到关注;比如旅游、卫生等卫星账户核算,为显示各种局部主题的宏观影响提供了一个模式;比如新兴经济的探索核算代表一个信号等。
结合具体核算组成来看,有关GDP核算方法的改进,大部分变化“点”在10多年间已经得以实现,当前有待实际操作的主要是以市场租金估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这一项。与此相比,其他一些核算变化则更应该作为未来目标受到关注。比如,资产负债核算,此前国家统计局从来没有公布过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官方数据,我们应该对此保持较大的关注度,期待资产负债核算有较快进展,以便能够将资产负债存量及变化数据与GDP和经济增长数据联合起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风险和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所所长、统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