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为什么古人看重《中庸》

发稿时间:2017-08-09 13:49:12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尹汉宁

   大家比较熟悉“横渠四句”,其实,张载少时熟读兵书,曾在延州找范仲淹谈西北防务,有意从军以博取功名。范仲淹看出了他的潜能,劝他不必从军,立志成大儒,并让他回去读《中庸》。张载最后成为关学的代表人物,在孔庙有牌位,被后人尊称为“张子”。

  朱熹讲,《中庸》系孔子之孙子思所编撰,立足于传承道统,重要的思想来源是“十六字心传”,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熹认为,《中庸》是《四书》中比较难读懂的一部,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最后读,“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他还说,《中庸》“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

  《中庸》共三十三章。第一章天命是全书的纲,讲了道和中和的含义,讲了道统和中庸的境界。“致中和”,符合规律,是一种理想状态。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是引用孔子的语录来说明第一章的道理。第十二章是子思之言,呼应第一章,申明“道不可离”之意。说明君子所奉行的道,发端于民间,达到最高境界时便在天地之间。接下来的八章是“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既讲了天道,也讲了人道。其中第二十章问政,还讲了“五道”和“九经”。第二十一章,是子思承接天道、人道,讲他自己的看法。再后面的十二章,都是子思的观点,对中庸所反映的天道与人道进行深入论证,衔接了“庸德庸行”,强调了修身至诚。

  对中庸,有人理解为中游、中等,有人理解为保守、拘谨,还有人认为是消极和懈怠。这实际上是对《中庸》的误读。

  古人看重《中庸》,实际上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中庸是最高境界,是最理想状态,是最能体现内在规律的。尽管很难达到也很难持久,但仍然要修身至诚,以“庸德庸行”予以追求。

  《中庸》中多次提到不能“过”与“不及”,确实有把握好度、把握好分寸的意思,但更重要的内涵是最适当、最佳、最优的理想状态,是最高的境界。

  《中庸》第六章引用孔子的话,说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激励和运用人之所长,以最适当的方法对待老百姓,这也是一种最优的追求。

  《中庸》实际上是对“十六字心传”的论证与展开,回答了为什么“惟精惟一”,是“允执厥中”。反过来看,“允执厥中”是“惟精惟一”,是最理想的选择。

  《中庸》反复讲极至、理想状态、最高境界,又强调很难企及、很难持久,但同时又讲中庸之道并非虚幻,在天地之间、在人间,必须从自身修为着手、必须从至诚入手、必须致力于实践,使理想与现实相联系相贯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