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北梁苦,更觉今日甜”
站在包头市东河区三官庙高地四望,那个破破烂烂、蜂窝一样的老北梁不见了。“北梁新区南五区”广场上,大爷大妈在敲锣打鼓跳舞。北梁腾空区塔吊旋转,展板上写着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五大类20个重点项目的介绍。
北梁棚户区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棚户区,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生活着12万多人。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视察北梁。如今,北梁棚户区全部安置到位。
来过18号院的市民都为这里的巨变竖起大拇指。这些老屋子已有百年的历史。原来人均面积不足15平方米,还遭遇如厕难、吃水难、取暖难、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困境。原本住在18号院的老街坊感慨,“不忘北梁苦,更觉今日甜”“北梁是老包头的记忆,18号院是老北梁的乡愁”。
崔秀玲和董福祥此前都住在18号院。董福祥原来在18号院生活长达58年,最多时,9口人挤在两间小屋里。而崔秀玲在安居之后,正忙着“乐业”。在政府开发的公益岗位就业后,业余时间她还学会了绢花制作,月收入超过2000元。
“老小孩”过上集体生活
79岁的李贵平住进花村互助幸福院已经6年了,每天都乐呵呵的。李大爷的家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花村和许多农村一样,青年人外出打工,“撤校并点”后孩子们到外地上学,大多数时间只有老年人留守,“杀猪连抓猪的人都找不齐”。
花村小学闲置的老屋子有了新的作用。为解决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平地泉镇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移民资金500万元建起了互助幸福院。平地泉镇党委书记刘亮介绍,镇里把20个自然村70户116名留守老人、丧失劳动能力老人集中起来安排住在互助幸福院,分户生活,统一管理。“原来小学的宿舍改造成老人的新家,每户配备火炕、厨房、水冲厕所、菜地。虽然没有他们原来的院子大,但入住以来没有一位老人离开这里。”
李贵平说:“谁舍得离开!虽然这里没有专职服务人员,但‘老小孩’结成对子,年龄小的照顾年龄大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我在这里找到了互相关怀的温情。”其他大爷大妈也聚过来,你一言,他一语,争相夸赞幸福院。
在乌兰察布市,由闲置校区改造成的互助幸福院有418处,3.9万留守户进院互助养老。老人的说笑声取代了以往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旧校园又恢复了生机。树荫下,打牌下棋;文化室内,写字读书;小菜园里,浇水施肥。好一幅和谐幸福的田园晚景。
蒙古包成了“旅游钱包”
改革开放后,牧民阿拉腾桑再也没有住过蒙古包。直到前年,他在家乡达茂旗百灵庙镇开办“巴音陶亥度假村”,定做了4顶蒙古包时才发现,连扎包的技术也荒废了。
蒙古包是牧民的“老屋子”。“草畜双承包”确权到户之后,牧民告别了“逐水草而居”的日子,除了婚丧嫁娶等时候接待宾客偶尔扎包,这个便携的“房屋”渐渐淡出普通民众的生活。如今,蒙古包被列为“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更多地出现在旅游景点。
阿拉腾桑介绍,“现在我依然放牧牛羊,同时也制作牛肉干,开办‘牧家乐’,收入也翻了一番,这些都离不开蒙古包”。
在巴彦淖尔市,散布在农村、牧区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成了当地“农家乐”“牧家乐”的新地标。市农牧业部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牧户发展休闲农牧业和乡村牧区旅游,涌现出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乌拉特后旗充分挖掘蒙元、草原、阴山、宗教、农耕等文化资源,促进生态、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磴口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今年建设6个集中安置点,其中4个是依托旅游区而建,让286个建档立卡贫困牧户因易地扶贫搬迁吃上了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