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制定实施了年度改革工作要点,编制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了新突破。特别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推进,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试点成功获批,沈阳相关改革实践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作典型经验介绍。
(一)充分发挥简政放权“先手棋”作用,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九轮简政放权工作,共取消和下放1089项行政职权,政府权责清单向社会公布。在全国率先实现督考合一的全链条动态考评。全市统一协同办公平台和网上并联审批平台正式运行。扎实稳妥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出台《沈阳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政策,完成参改单位实施方案备案、取消车辆首批拍卖工作。出台《沈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八类权力裁量基准制度建设工作。
(二)重点国企率先发力,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编制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东北制药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机床集团董事会经国资委授权履行资产处置等部分出资人职责。北方重工与中建材战略重组已签署正式协议,审计工作已结束。副食集团累计组建了16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整合全市国有资产,先后组建了旅游、养老等7个产业集团。组建了沈阳拓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沈阳产业发展提供担保等服务。
(三)非公经济改革深入实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和新兴产业发展75条政策措施,开展了“创响中国”、“双创周”系列活动。浑南区成为国家首批17个双创区域示范基地之一。全市共有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76家,总孵化面积70余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家左右,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244.75万元、服务补贴券446.4万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实现“三证合一”,被国家确定为注册商品专用权质权登记改革试点,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5335户,同比增长14.69%。沈阳机床集团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评选中国企业家精神典型案例。沈阳出台了《沈阳市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全年为企业直接减负约55亿元。
(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科院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组建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并建设。沈阳拥有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04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69个。已组建38个各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法库陶瓷研究中心等54个公共研发平台。沈阳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沈阳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通过国家评审,印发了《沈阳“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实施了制造业智能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100户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智能升级,机床集团、东软集团改造项目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加快培育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产业,沈阳工业大数据研究院、智慧大厦筹建工作有序推进。启动沈阳机床i5智能制造、中科院自动化所关键技术研发等5个智慧创新模式试点,联合浪潮集团发布大数据“双创”行动计划,谷歌沈阳体验中心暨沈阳跨境电商培训基地设立。
(五)深化金融财税价格体制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印发《沈阳市促进产业金融发展实施方案》,沈阳现有金融和金融服务机构807家,中兴通讯金融研究院成立,振兴银行申报材料已上报中国银监会。投融资及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凯风技术等5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581家科技型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于洪、新民获批在全国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券共计融资19亿元,设立规模100亿元的振兴发展基金。沈阳获批国家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首批跨境融资4400万美元。辽宁振兴银行获准筹建,沈阳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开业,辽宁股权交易中心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中国租赁业东北创新服务基地落户沈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南运河综合管廊、浑南有轨电车等7个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推进金融保险等行业“营改增”工作。
(六)统筹推进城乡区域改革,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印发了《沈阳市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东北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运营良好,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11.8万亩,流转率达37.5%。沈阳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面积共计787.6公顷。于洪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在全国试点会议上作经验推广,新民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入围年度全国改革十大案例,苏家屯区入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辽中区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七)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创建内陆自由贸易区,编制上报了《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总体方案》,先期启动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多式联运中心、商品展示中心等筹建工作,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拟于近期开通。创建中德合作先行区,中德装备园与德国工业4.0联盟及德国弗朗恩霍夫协会全面合作,德国总理默克尔于6月到访沈阳参观,中德部际合作期间沈阳签约项目总投资96亿元,占全国10%。沈阳获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沈阳禾丰、特变电工等企业在境外建立产业园区。中欧班列(沈阳一汉堡)开辟了对外经贸合作新通道,出口货物总值超过8000万美元。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新提升,成立沈阳经济区旅游企业联盟、文化产业一体化联盟和城市商业银行联盟。
二、2017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安排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决策要求,围绕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关于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等工作部署,市经改组经认真研究讨论,提出了6方面、26个领域具体改革任务。
第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重点提出了推进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营造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以及激发中小企业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等4项改革举措。其中,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着力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等为改革亮点。
第二,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重点提出了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继续推动军民融合建设以及推动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7项改革举措。其中,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科技大市场等为改革亮点。
第三,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完善“三去一降一补”的体制机制。重点提出了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5项改革举措。其中,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多规合一”、进一步正税清费、持续推进工商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建设统一信用信息平台等为改革亮点。
第四,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重点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预决算制度改革等4项改革举措。其中,推进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等各项金融试点工作、完善沈阳产业金融政策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为改革亮点。
第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等体制创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提出了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3项改革举措。其中,编制实施《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并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为改革亮点。
第六,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重点提出了推进自贸试验区创建、加快“走出去”步伐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等3项改革举措。其中,全力申报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立沈阳与北京对口合作机制,加强与江苏、厦门交流合作等为改革亮点。
(来源:沈阳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文武 卢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