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清醒、正确的认识这次共青团改革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搞好共青团改革也应如此,首先要有全面的、清醒的、正确的认识,要保持认识上的高度统一。
一是要了解改革背景,正确看待改革。目前,社会上对共青团改革存在一些误解和过度解读,有的将这次改革与团的地位、人事安排、干部成长结合在一起;有的抱有幻想,认为改革雷声大雨点小,不会真搞下去;等等。我们要把这次共青团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跳出共青团改革看改革,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准确。我们当前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改革是时代最强音,改革是时代主流。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开启两年多来,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27次会议,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全面深化改革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各方面,包括司法、纪检、农业、财政、金融等各领域,不是共青团一家一个系统的改革,不代表共青团系统出了问题、共青团干部素质不行、共青团工作没搞好。共青团系统这个时候进行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可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二是要保持清醒头脑,看到改革的复杂性。改革从来都是艰巨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实际上,这不是第一次团改,也不会是最后一次。1988年、1993年、2001年,团中央都进行过改革。每次共青团改革都提出要克服行政化、加强基层建设等,但“行政化”“机关化”等问题依然长期存在,这充分说明了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因此,这次团改不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不要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思想,可以慢腾腾的拖下去。要抓紧做足思想准备、群众准备、舆论准备,可以启动的尽快启动,看准了的尽快实施,已经实施的确保落地见效,总之要一步一步朝着改革目标先做起来。
三是要胸怀危机感,增强改革的主动性。我们知道,党中央对共青团工作是一如既往的重视和关心,但是爱之深望之切,也对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底,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通知。2015年7月,中央召开群团工作会议。2015年底,中央深改小组审议批准后,上海、重庆两地着手群团改革试点。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研究审议团中央改革方案。但同时,中央也指出团中央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部分团员共荣感不强、“团青不分”,团的先进性体现不明显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青团重点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对此,团中央书记处明确表态,不改革创新,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共青团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一定要增强改革的积极性,掌握改革主动权,争做改革弄潮儿。
二、抓住机遇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
当前,破解团的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用改革的思维全面推进共青团改革,重新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
一要加强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团改工作的基础。要加强对团的历史、团的性质、团的定位、团的工作等全方面的研究,弄清弄透,成为专家,在此基础上推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战略性的改革举措,避免改革翻烧饼。比如,关于共青团的性质问题。有学者指出,共青团虽然被定位为群团组织,但实际上是具有准政党、准政府、公益服务型的“第三部门”的“复合型”社团,复杂性已超越一般的群团组织。党章规定,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由此断定,共青团具有准政党的组织特性是否恰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青少年管理机构,其中118个国家和地区有青年部,48个国家有青少年部,如德国有青年部,西班牙有文化与青年部,韩国有体育与青年部,而我国政府序列没有相关部门,青少年相关工作实际由共青团承担。由此看来,共青团具有准政府的特性,但是否不可避免出现“机关化、行政化”,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共青团不断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和阵地建设, “第三部门”的特性有所凸显。团的性质决定了改革方向,只有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研究清楚,才能有针对性的综合施策,取得改革实效。
二要聚集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强调,推进改革要聚集改革资源。确实,没有充足的资源就不可能啃下改革硬骨头。共青团要跳出“独家经营”的封闭圈子,开拓创新资源获取方式。一是调动传统资源。共青团、青联,对外联系广泛,不少青联副主席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这方面资源要充分调动起来。二是整合新型资源。现在是社交3.0时代,网上共青团这块阵地越来越大,自媒体账号、公众号和自媒体联盟等资源也在迅速扩张,新的社会组织中的青年人士不断壮大。共青团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自主建设、延伸触角等方式把这块资源整合起来,为我作用。三是用好改革资源。团中央改革方案中提出,拓宽干部来源渠道,实行专挂兼相结合的干部构成模式,规定了挂职干部、兼职干部在领导层的比例。挂职、兼职干部就属于改革资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业各部门各领域,一定要用好用活,不能停留在面上。四是挖潜内部资源。加大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整合力度,该弱化的弱化,该加强的加强,该整合的整合。要组建专门的改革处室(目前不少部门都成立了相关改革机构),专司改革之职、专出改革之谋、专负改革之责、专办改革之事,从而生成改革之效。同时还要争取行政资源,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形成改革合力。
三要正本清源。有人提出,共青团应承担起至少7种职责角色:桥梁职责,助手职责,后备军职责,学校熔炉职责,服务维权职责,品牌推介职责,文明使者职责等。平心而论,这7种职责都有必要,但一定要分清主次,最核心的还是党章定义的助手和后备军,桥梁和纽带职责。团改一定要正本清源,借鉴纪检监察部门聚焦主业的做法,突出重点,抓住主要职责。这次团改面上是要破解“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问题,根源是要破解脱离群众的问题,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上明确指出的。对于共青团来说,脱离群众就是脱离青年。如何做好青年工作,是共青团改革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团中央专门成立青年发展部;还是上海增加团的委员会和常委会中来自一线、基层青年的比例,将团委工作对象由28岁周岁以下的团员,扩展到35周岁以下的青年;还是重庆团市委根据青年创业欲望强的特征,建立直接帮扶机制,帮助青年突破创业瓶颈;等等,都是为了解决脱离青年的问题。各地团改要聚力聚焦脱离青年这一问题,推出有效的改革举措,把“高位截瘫”的腿补上。
四要自我革命。现在推进改革,好吃的肉已经吃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次团改就是如此,必须壮士断腕,自我革命,敢于去除部门利益。比如,团中央改革方案,成立基层组织建设部,实行工作力量“减上补下”,本级精减30%的机关行政编制,同时要求各地团省委也要适当精简,充实部分县级团委和直接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在全团形成重心下移、狠抓基层、支持基层的工作格局。我们知道,现在县、乡一级团的力量非常薄弱,县级一般是2-3人,乡镇只有一个兼职的团干部。但是要精简省一级的行政编制,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怎么办?绕是绕不过去的。再比如,团校的职能定位怎么定?要不要剥离学历教育的职能,怎么剥离?等等,都是很现实的具体问题,都牵涉到利益调整。解决这些问题,不自我革命是不行的。
五要系统集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系统性的思维推进改革。共青团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单骑独进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既不能围绕着编制、资金、项目转来转去,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定要突出系统集成,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市级团委如何整合职能,县级团委如何增加编制,乡级团委要不要班子成员兼任团委书记,高校团改如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企业团改如何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有高新区、经开区团委如何最大化发挥专兼职相结合的作用,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如何紧密配合等等,都需要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如果把单个方案比作一支利箭的话,整体方案就是集束炸弹。所以,团改既一定要有综合方案,也要有配套方案,只有形成一个严密的配套体系,才能最大化发挥改革威力,最大化实现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