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实现改革成功的历史镜鉴和启示

发稿时间:2017-03-21 11:14:23
来源:中国改革网作者:史海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确保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是一个值得深长思之的重要课题。回答这一课题,在紧密关注当下的同时,也需要从历史中获得镜鉴、智慧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全面考察历史发现,我国有改革的传统,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改革史。随着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内外环境的变化,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都会积极主动或者倒逼被动的进行改革。文明史开启以来,历朝历代都有变革,为人们熟知的大的改革就有:春秋时期的管仲变法、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西汉的汉武帝改革、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改革、清朝的雍正改革、清末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等。其他较为著名的改革还有:春秋时期子产在郑国的改革(其中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唐代的两税法和永贞革新、北宋的庆历新政等。小一点的改革更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总体来看,这些改革是败多胜少,改革者的结局也大多不太好。不过从大历史的角度观之,改革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正是凭着这种不甘平庸落后,积极求变图强的精神和气质,才使中华民族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奋起,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分析研究这些或大或小、或成或败的改革,我们认为实现改革成功,需要具备以下五个充分必要条件。

  一是改革主持者要具备强大的权力和坚定的意志。古代的权力主要是皇权或者君权,推行改革者要么是皇帝或者君主本人,要么必须得到他们的强力支持。汉武帝凭借其父亲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余威,施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实现了中央集权,为经济上盐铁专营、均输平准,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进击匈奴等铲除了障碍。雍正以反腐和吏治整饬为改革开路,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有力推进。相反的例子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开始的时候改革决心很大,“度田令”等防止土地兼并和人口兼并的措施遭到反对后,不顾朝议汹汹,坚决处死了带头闹事的大司徒欧阳歙,艰苦平息了各地豪强因之而起的武装暴乱,但遗憾的是豪强除而不尽,“削藩”不成,也就学不成汉武帝。刘秀临终一声叹息,留下八个字“苟非其时,不如息人”,也就是认为时机不到,不如息事宁人。庆历新政的失败则与宋仁宗“耳根子太软”有很大关系,王夫之说他“从善如流,从恶也如流”,一遇到阻力就首鼠两端,结果不是“一家哭”,也不是“一路哭”,而是范仲淹等改革派哭,后人为历史而哭。维新变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光绪身上,结局非常悲惨。

  今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有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改革决心和坚定意志。三年来,改革真刀真枪、大刀阔斧,涉险滩、动奶酪,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频次之密前所未有,不仅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也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改革的信心。

  二是开启和推进改革要把握住有利时机。无论是激进改革还是渐进改革,主动推进还是倒逼而为,时机的选择很重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成功,是因为赵国作为“四战之国”,顺应了国民强国的需要和当时各国普遍进行变法的潮流。汉武帝之所以敢于主动推出整体配套式改革,与“文景之治”打下的厚实物质基础不无关系。张居正借助后宫、宦官的支持,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权力体系,迅速推进改革,这是多少改革者梦寐以求而难得的。鉴于激进改革短期利益调整巨大、社会变动剧烈,古人较多采用震荡较小的渐进改革,不过渐进改革最大的问题是迟迟不能在核心问题上突破,容易错失改革良机。典型例子是清末的洋务运动到慈禧推行宪政这段时间,由于利益集团的阻挠,改革一拖再拖,中间一度还有倒退,下定决心要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等到的只能是辛亥革命的震耳枪声。这充分说明改革采取什么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一切要以具体条件而定,一味求稳或者急躁冒进,都可能贻误时机。

  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开放采取了一条渐进式的改革路线,目前看来成效很大,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小,主要是利益集团不断坐大,改革的动力不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已经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好在,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和主客观条件都对全面深化改革有利。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在国企、财税、金融、社保以及土地、户籍、军队等最关键的领域、最重要的事项、最核心的环节取得突破,建立定型完备的制度体系,从而赢得战略主动。机会不是随时都有,决不能错过了这个改革窗口期!

  三是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固化改革成果。改革若没有较长时间谋划、推行、巩固,不可能成功,即使前期成功了,终究也会半途而废、人亡政息。从成功的例子来看,改革推行的时间都比较长。管仲辅助齐桓公40年,才实现“霸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商鞅变法前后进行23年,在其人被车裂后,“后世遵其法”,直至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前后凡141年。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而失败的改革,时间都很短暂。庆历新政一年多就被废止,永贞革新只有146天,维新变法更短命只有103天,所以又叫“百日维新”。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运动和租户调制、均田制等改革,虽然在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但由于他去世太早(33岁),继承人荒淫无道,终究没实现国家富强,南北统一。与之相对比,雍正虽然在位只有13年,但其推行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政策和系列行政改革举措都被继承下来,终有“康乾盛世”。张居正担任首辅10年,大权在握俨然皇帝,推行的考成法、一条鞭法和驿递措施等,使明朝气象一新,但他去世后不仅本人被抄家,改革措施也被反其道而行之,“身后一败涂地”,明朝也每况愈下。

  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今天的改革开放已经将近40年,虽然中间有反复、有停顿,但总体上在向前推进,改革的主要精神和措施延续下来,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在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任期制、退休制的当下,如何保障改革始终沿着正确轨道一往无前推进,是一个不容回避、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既要健全完善领导人培养、选拔制度,确保改革始终由改革者主导,也要培植浓厚的改革传统、改革文化,让改革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化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四是改革主持者要有好的助手和一支优秀的执行团队。汉武帝有理财大师桑弘羊的辅佐,并且善用张汤等酷吏为改革开路,虽然弊端不少应该记取,但改革的意图得以实现。雍正改革有李卫、田文镜等一批模范总督的强力执行。相反,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团队,激情有余,实力和经验都不足,仓促而起仓促而败。典型的反面例子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得到了宋神宗的坚决支持,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决心,变法前后进行了16年,其本人也是清正廉洁、才华超众、勤于国事,推出的各项措施如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将兵法等系统完备,大体上切合实际,可以说符合了上述改革成功需要的条件,为什么就失败了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人不当、执行团队太差。下级官吏大肆贪污、中饱私囊,胡乱非为、威逼利诱,执行政策严重变形走样,整个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不仅利益集团,就是农民、工商业者也对新法叫苦连天。不仅如此,改革派内讧不断,王安石重用的吕惠卿等人竟然诬告王安石谋反,欲置王安石于死地。如此,改革安能不败?!

  古人说:“有美意,必须有良法乃可行;有良法,又须有良吏乃能成。”今天推进改革也是一样,同样的改革措施,不同的执行者,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的提出要重用改革促进派实干家,在全社会树立让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导向,就是为了防止不会为、不敢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误导改革、虚耗改革、阻挠改革。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时代需要、群众期盼更多有担当敢负责的改革者走上重要岗位!

  五是改革措施要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文化传统。历史变革有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逐步朝着产权私有化、个人自由化、操作简便化的方向发展。比如,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最根本的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变为私有制;奴婢制度渐渐废止,人更加解放;通过“初税亩”到“两税法”,“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税收最终实现了由劳役税到实物税再到货币税的转变,由对土地和人征收变为只对土地征收,不仅操作更加简便,人也彻底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王莽改制违背了这个潮流,推行土地国有化,废除土地私有制,既无法操作也没有真正实行过;废止奴婢制度,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当时未必作如此想,对穷人却多有不便,不卖身要么饿死要么造反;币值改革七年进行了四次,混乱至极,结果“农商失业,贸易俱废”;官制和地名也是大幅改变,于事无补,徒增烦扰;等等。虽然他“用心良苦”,却是脚步向前走眼睛向后看(柏杨语),跌倒和失败是必然的。

  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我国的文化传统是什么?我们认为,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可能也是最独特最根深蒂固的文化。中国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到今天已经定型,并深入到国人骨髓之中。“宁做太平狗,不作乱离人。”“中国人最害怕、最不愿意、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动乱。”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几乎都是朝着大一统目标努力,维护这一国家模式,而不是相反。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历史评价,一个主要原因是其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后来的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对这一文化传统有足够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在这个问题上头脑必须十分清醒。全面深化改革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政治上搞“三权分立”“多党制”或者专制集权,经济上进行绝对私有化或者“一大二公”,思想上迷信西方那一套或者匍匐于孔老夫子膝下,文化上崇洋媚外或者复古怀旧,军事上搞“军队国家化”,否定党指挥枪,就会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下,努力实现民主和集中、放活和统一、强国和富民之间的均衡,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避免可能出现的专制集权弊端,努力从根本上跳出治乱循环的怪圈,跳出“兴勃亡忽”的历史周期律,实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影响改革成败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策略选择、天灾人祸等等,但无疑以上五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历史或许并不存在“单一的真相”,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不做历史的虚无主义者和不可知论者。只要我们善于借鉴历史,充分把握现实,改革航船就一定能穿越历史的三峡,到达成功的彼岸。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