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让问题倒逼转化为改革成果

发稿时间:2017-03-21 11:13:01
来源:中国改革网作者:史海威

  一个万余人的保障性住房安置小区,当初维护稳定是地方领导的“心头病”,如今是全国知名的样板社区;一个市级财政局的国库支付中心,编制精简三分之二后,国库管理一下子成了问题,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系统改革使效率比以前大为提高。“成绩由问题倒逼而来”,这是在改革督察调研时,听到有关单位负责人共同的感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基层干部的感慨,增进了我们对这个论断更深入更直观的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新老问题的倒逼,要求我们必须用好“改革这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但是错综复杂的改革现实中,“关键一招”用得并不如人意,有些问题不断堆积,有些成果没有转化,有些改革没有落地。

  从改革的角度看,有两个重要方面阻碍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不从基层实际出发,制定改革方案闭门造车,下达任务、部署工作层层加码,改革成为基层“不可承受之重”;另一方面,重部署、轻落实,重要求、轻追责,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改革成为可以“敷衍应付之轻”,文件成为一纸空文,极大伤害了改革权威,耗散了改革信用。要知道,改革的权威和信用“徙木立信”也难树,“千金买马骨”也难求!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真正让问题倒逼发挥作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必须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制定改革方案要广泛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安排任务充分考虑基层承受能力,给基层留出空间,避免改革任务成为基层“跳起来都摘不到的桃子”。执行上重履践诺,强化改革协同度、落实力,对无故落实不到位的坚决问责。最关键的是,一定要促使问题倒逼、任务倒逼转化为发展倒逼,激发基层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非如此,即使表面上完成了任务,效果也好不到哪去。只有基层有了一种“不得不改”的大势所趋,“我要来改”的行动自觉,“改了真好”的思想共识,才能不用担心问题解决不好,改革推而不动。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解决倒逼而来的问题,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体制机制着手,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注重形成制度性成果,加大成果推广力度,减少各地对于共性问题的探索成本。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但光有压力还不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相统一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各级干部既要认真应对眼前的问题,也要超前谋划改革,认真研究改革,增强改革预见性、战略性,不断丰富完善改革政策储备,掌握改革主动权,如此才能走在改革前列,成为引领改革的时代弄潮儿!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