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对智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全球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政治外交风云复杂多变,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重大疾病、反恐等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就要求智库“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加迫切,领土争端、国际摩擦时有发生。这对智库在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智库作出快速反应,提出解决方案。
智库发展的理念和方向
一是专业化。在某些特定领域形成专业特色,是提高智库思想产品质量、实现精准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形成智库品牌的关键。任何一个智库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精准化之路,在某个领域、某些专业深耕细作,提供优质思想智慧产品,形成特色、打造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社会化。信息社会化、知识社会化、创新社会化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化、平台化打破了传统封闭、以个体为基础、以单位为单元的创新环境,形成了共创、共享的创新生态。智库要能够适应形势、快速创新,就必须充分整合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创新资源,构建社会化创新网络,形成小机构、大网络、大平台的创新模式。
三是市场化。人力资源具有附着性、储备性、可再生性等特质,即学术资源、人脉资源等通常随着人的流动而流动。只有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收入待遇上充分体现人的知识价值、劳动价值,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智力资源高效配置,形成尊重智力劳动成果、知识产权明晰的智库创新生态,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这是激发智库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四是国际化。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智库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做到开放办智库、开门办智库,同时注意到国外考察学习,加强与国际智库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掌握国外发展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和最前沿信息,提高智库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影响智库发展与竞争的主要瓶颈
一是智库之间体制的“双轨制”问题,即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智库机构差别导致的某些问题。所谓体制内智库,通常指政府部门直属的事业单位。生存于体制内的智库有事业编制、政府品牌,收入和岗位都比较稳定。其干部参照政府部门相应的行政级别待遇,工作调动可以与政府部门形成旋转门的关系,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人才吸引力较强。所谓体制外智库,又被称为社会智库、民间智库。这类智库没有政府品牌所赋予的行政资源,收入和岗位的变化比较大。其干部不能套用政府部门的行政级别,调动时职级待遇也无法与政府部门进行互认,在竞争中通常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人才吸引力也较弱。
二是同一单位内的身份“双轨制”问题。许多事业单位由于编制不能满足需求,采用市场化、劳动合同制的方式聘任科研人员,这部分人通常被称为编制外人员。同在一个单位、同干科研工作,但因编制内外的不同,可能在收入分配、提拔、调动、福利以及退休待遇等方面形成差别。这种编制差别易造成人才身份的不平等,甚至产生实质上的身份歧视。
三是行政级别决定人才待遇问题。行政级别应该是用来认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待遇的方式,但长期以来扩展到全社会的各行各业,比如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甚至企业也不例外。行政级别已经成为衡量享受何种待遇的主要标准。由于行政级别导向,许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不惜放弃科研业务走向行政岗位,甚至把行政级别作为唯一追求目标。
加快人才制度改革
智库是思想产品的生产者,而人是智库的第一要素。办好智库的重要方面是人才问题。专业人才、专家品牌是决定智库影响力、品牌力、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而深化智库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人才制度改革。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中央对深化智库体制改革提出的指导原则,为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智库体制改革,应该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充分体现智慧劳动价值、尊重专业人才、促进人才流动的良好生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收入分配机制。
当前应进一步深化智库人才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以品德、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同时致力于消除因事业单位、编制、行政级别等差别而造成的歧视性、约束性体制障碍。一些智库以社会化、市场化为目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纯洁智库生态,激发智库活力。建立以专业技术人才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各种待遇向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加强智库专家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形成忠于使命、追求极致、拥有职业情操的智库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