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传统文化为何成当代热需品

发稿时间:2017-02-19 22:04:19
来源:人民网作者:慕松

  近年,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一众电视节目,每每推出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拥趸者,并引发社会热议。在工作节奏很快,人们高呼娱乐至上的当下,这一类并不娱乐的节目为何能够逆势而上?传统文化节目热播的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教育问题和文化传播趋势?这个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沉淀思考。

  ——编者按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从《唐诗风云会》到《最爱是中华》,近来,多档主打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热播,引发社会关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更让舆论惊呼传统文化正在勃兴。

  为什么似乎在一夜之间,传统文化节目就火起来了?其实,这些节目并不是最近开播的,不少都播出一些年头了。传统文化节目的产品供给,可以说一直都在持续。新的变化也有,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上,出现了“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的武亦姝,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我相信,这种现象更多是文化需求长期被压抑的一次强势反弹,我更期待的是,这次需求反弹不要只是一时的。

  传统文化需求被点燃

  这些年,播放平台的一些文化内容输出,极大拉低了社会需求的下线。电视剧里,变着花样杀掉成千上万日本鬼子的抗战雷剧,“玛丽苏”女主角与“霸道总裁”男主角谈情说爱的戏码,打打闹闹纷纷扰扰的婆媳育儿剧,打着魔幻主义旗号扎堆出现的古装玄幻剧,已经开始让大家厌倦了,大家希望看到有文化积累和沉淀的精品剧目。综艺节目也如此,要么音乐选秀扎堆,要么明星真人秀扎堆,真正有文化内涵的节目也是少之又少。

  被乌七八糟的事物包围太久,观众势必会自发地生出一种反动。套用文青的话就是,谁的内心没有诗和远方?这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成为一种强制储蓄,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我国重视并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的复兴工作。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意见,宣布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幼课堂和教材更是其中重点。

  从实践上看,各地学校这些年也确实都在传统文化教育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在武亦姝的学校复旦附中,传统文化教育已成风习。她随口吟诵的《诗经·七月》,学校自编的《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一册翻开就是。我儿子才上一年级,每天晨读都要诵读古诗词和《大学》《中庸》。

  堆满的干柴只要一点儿火星,就能燃烧起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在这种被压制的文化需求的推动下,传统文化节目只要有一点新动向,有一点新闻,就会成为社会热点。

  希望这股文化热不是昙花一现

  这时,武亦姝恰如其分地出现了。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诗词储备丰富,写得一手好字,这位16岁少女的从容淡定,加上上海高中名校的就读背景,堪称“颜值与才华齐飞”。

  在看惯了网红脸、听多了鸡汤话的当下,突然出现这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物,怎能不火?这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与其让播放平台被烂节目占据,不如用充满诗香的节目占据。所以,我们感谢武亦姝,我们感谢这些传统文化节目。他们的坚持,终于等来了社会需求的转向,终于等来了更多人的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有传播基础的部分,也就是说有可能广为传播的部分,莫过于古诗词。其实,传统文化的重镇在子学,在经学,在小学,但是门槛太高。而唐诗宋词,我们从小就背,接受面广。所以,传统文化节目的落脚点几乎无一不是如此,这也是从传播规律出发考虑的。

  这没什么不好的。学数学要从一加一开始学起,学英语要从ABC开始。古诗词的鉴赏,有助于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在此基础上,才有向深处探寻传统文化的动力。

  不过,我们不会忘记,几年前,《百家讲坛》因为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讲述,让传统文化红火了一阵子,但接下来就恢复平寂了。实实在在的传统文化知识,还是没人看。这次古诗词节目带火的传统文化热潮,能否持续?能否带动更多人去翻阅我们的文化经典?还是会成为新闻热点事件一样,没两天就被人们抛诸脑后?这是需要继续观察和讨论的。■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