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未来五至十年经济增长 须坚持“持久战”

发稿时间:2017-02-14 10:42:19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关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在其新书《持久战新论—新常态下的中国增长战略》报告会上表示,未来五至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只有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才能延续增长奇迹,实现翻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赵昌文强调,持久战不是指持之以恒,更不是等、熬、忍,静待经济自动向好,而是包含了一整套克服当前困难,争取经济长期向好的积极的战略战术安排。

  一是要坚持阶段论,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言持久必分阶段。100个“短期严峻”的简单相加只能等于1个“长期严峻”,只有划分好阶段,并赋予不同阶段不同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从短期严峻向长期向好的转变。短期内,可能需要承受一些阵痛,但“破茧成蝶都有伤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现的短期阵痛是必须承受的阵痛,不能因为有阵痛就止步不前”。

  二是打好歼灭战,彻底治理重大结构性失衡。当前存在的重大失衡已经影响到了经济正常的循环流转,是经济下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打好歼灭战,需要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原则,即对于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集中力量“断其一指”,而非分散力量“伤其十指”。

  三是维持体制可改革性,释放后发优势。作为仍具有较强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大国,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根本在于充分释放后发优势。这就需要维持体制可改革性,确保制度供给可以与时俱进地满足随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而变化的制度需求。维持体制可改革性的关键在于优化政治—经济生态,同时,要推动创新导向型改革,释放企业家的创新活力。

  四是塑造有效政府,依靠有为干部。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持久战战略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推动制度创新或维持体制可改革性,还是以解决结构性矛盾为目标实施调整与调控,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都需要有为干部,都有赖于各级干部的信念、智慧、担当和作为。

  五是要有全球视野。持久战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个适宜的国际环境。这需要继续利用全球化的力量发挥比较优势并维持体制可改革性;需要妥善处理大国关系,避免受到“修昔底德陷阱”阴影的影响;需要推动全球包容性增长,并以此实现中国经济的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