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余斌:积极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稿时间:2017-01-17 10:51:2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余斌

  以“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1月15日在北京举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智慧养老与京冀养老一体化”分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养老市场需求巨大,要推动我国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还需积极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余斌认为,要推动我国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力度。

  第一,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达到满足养老需求的最终目的。余斌指出,当前,我国养老市场正发生着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有2.2亿,65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1.4亿。可以说,我国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未富先老的特征非常明显,这也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余斌认为,基于我国国情,简单地从养老人口数量来推出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是欠准确的。因此,我国要想发展养老产业,除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模式之外,还须深入研究中国养老市场的特点。只有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市场研究,才有可能给出准确的定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

  第二,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即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余斌指出,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产业仍停留在低质量环节,传统的、低端的无效供给居多,新型的、中高端的有效供给有所欠缺。我国养老产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与大量的、低端的无效供给相比,新型的、中高端的、能满足需求的有效养老供给明显不足。

  余斌分析,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规模很大,只需占据其中1%或2%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做出规模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余斌表示,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而言,企业或许应该瞄准高端的、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群。从整个养老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则可能还需要多研究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有足够支付能力和愿望的老年人群对养老产业的需求。

  第三,实现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即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余斌认为,供给不平衡的原因,在于供给侧存在大量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束缚了供给侧的活力,让供给难以对市场中已出现的变化作出反应。

  而所谓深化改革,就是要消除供给侧所存在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让供给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能及时适应需求侧的变化。

  不过,余斌也指出,养老产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其投资规模大、回收期漫长,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养老产业更需要整个社会、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来解决养老产业本身发展所面临的一些体制和机制障碍。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