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各部委、各地发展改革委,以及有关部门团体担任《中国改革年鉴》编委和负责年鉴撰稿的特约编辑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原计划参加会议,因会前临时接到出访任务,未能参加当天的编纂工作会,体改研究会孔泾源副会长宣读了彭森主任的书面讲话。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原司长孔泾源,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副巡视员赵旭,《中国改革年鉴》副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编辑史克毅, 中国改革年鉴编辑部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潘治宏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改革年鉴》副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主持。
彭森主任在书面讲话中,首先代表中国改革年鉴编委会对年鉴顾问、编委和特约编辑以及各部门各地方参与编辑的同志在年鉴编纂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年鉴编辑部在年鉴的组编、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取得的新成绩表示了肯定。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国家的改革事业,各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彭森要求,做改革年鉴的同志,要总结好、记录好这一年的改革成果和经验教训,在2017卷的《中国改革年鉴》中很好地呈现出来。
彭森指出,2016年经济运行总的特点就是经济下行的趋势“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有难”,困难与挑战不容低估,对此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对于中国目前遇到的困难,在新的常态下,更多地要靠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内需拉动,最根本的就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当前来讲,就是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关系,稳增长的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对于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稳增长与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各方面要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彭森指出,在当前国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以及国外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稳中求进”仍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当前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各部门改革工作者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我们做改革工作的同志,要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更加深入地开展对重大改革问题的研究,把我们的改革工作,特别是改革年鉴的编撰组稿工作做好。
宋晓梧在讲话中指出,十八大之后,高层对改革有了共识,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出了五轮驱动和五个发展理念,这些都是非常大的进步。真正要推进这些改革,面临着很多困难。在一些重大改革方面,各方面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希望《中国改革年鉴》能把改革的一些争论和深层次问题反映出来。
在会上,徐善长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讲话。他说,《中国改革年鉴》是给我们的改革留史,参与改革年鉴工作的同志都是在书写改革的历史,向大家表示敬意,体改司会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改革年鉴的编纂工作。徐善长指出,这几年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得益于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得益于各部门对改革工作的协调推进;改革要在落实上下大功夫,在落实的过程中要坚定改革的价值判断,只要符合改革价值的,就要抓紧推进;改革要确确实实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日子。最近产权保护文件的出台,就是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的一个非常大的非常重要的改革举措。
史克毅代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讲话。他指出,《改革年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肩负着新的职责和使命。《改革年鉴》自身也要改革,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贴近改革的实践,体现改革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全局性,要在权威性、工具性和史料性上下功夫。
潘治宏代表改革年鉴编辑部向大会作了年度工作报告。潘治宏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改革年鉴》作为资政、存史、育人的重要载体,将在记录改革历程、凝聚改革共识、传播改革思想、推动改革进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希望各部委各地方参与改革年鉴工作的同志进一步“共有、共办、共用”好改革年鉴这个平台,一同把改革年鉴工作推向前进。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副巡视员赵旭宣读了《中国改革年鉴》2016卷编纂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撰稿人名单,并由参会领导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证书。与会者与到会领导进行了交流,并对《中国改革年鉴》的编纂工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可操作、有价值的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