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党国英:云安改革是一场深度改革

发稿时间:2011-08-12 00:00:00
来源:中国改革网作者:作者:党国英

  笔者曾到过云安县做农村调查,对云安的改革有深刻印象。新近又读到《改革内参》记者写的报道,对云安的改革有了更多的了解。

  做官要谋政,谋政必须胸有大局。所谓大局,如果要分解开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追求效率,使经济发展有一个合适的速度;二是构建平等,创造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三是维护稳定,为改革、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秩序。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说说容易,真要做好不容易。云安县的综合改革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了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步伐,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从而实现了效率、平等和稳定这三大施政目标的有机结合,令人赞叹。

  云安县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核心举措是抓“主体功能区”建设。云安县根据全县的地容地貌及资源分布状况,将全县分成三个功能,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益。按这个规划,县里有五个镇重点发展农业、保护生态,不去拼GDP。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县里对基层的考核实行了新的制度,其中对生态发展镇不再重点考核经济增长指标,侧重考核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等。这个举措使云安县去年经济不仅因为改革没下降,反而是快速增长,GDP增长16.3%,大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3.92%,也大于全省的平均增长水平。

  云安县抓社会平等的关键举措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云安县下力气在农村地区投入资金,推动建设“一校两院三保障四工程”,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去年云安全县投入到农村和民生的资金是4.2亿元,占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的60.23%。六成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尤其是投入到了农村的公共服务领域。目前,云安县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已经基本趋于一致。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全国有极大的示范意义。

  云安县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路径是建立政治保障机制。云安县建立了“一社三站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村社会稳定提供了制度基础。云安县着力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培育向善、互助、宽容、节制的社会风尚,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治理成本。在云安县,不存在“花钱买稳定”一说。社会治理成本降下来以后,政府的钱就能用在刀刃上,财政投入的效率就可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目标就容易实现了。2010年,云安全县没有一宗上访事件,没有一宗群体事件、恶性事件,维护社会和平稳定。

  我国很多地方都在搞改革、搞发展,但要同时把以上三个方面工作都做好的地方,还真是不多见。例如,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但社会平等水平下降了、稳定环境丢失了;还有的地方只能维持一种“紧张型稳定”,社会和谐程度并不高。云安为什么能做好?按我的观察体会,除了云安的领导干部善于谋政以外,他们还抓住了一个工作重心:尽可能地放活市场,给老百姓自由;尽可能地约束干部,让干部按规矩办事。有了这一条,再加上正确谋划大局,效率、平等和稳定的统一就不难了。

  管住政府,放活市场,必须坚守一些行为底线。现在一些地方在工作中出了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主要领导太张狂,做事没有底线,把权力用到了极致,同时也闷毙了社会活力。三尺之内有神灵,人还是有所畏惧好。我接触云安县委书记金繁丰同志,就感觉他是一位坚守底线的领导干部。他自己生活简朴,有一个当官为民的准则;他热爱云安这片土地,唯恐破坏了云安的生态环境;他坚决不搞强拆民房,把老百姓安居乐业看做头等大事。窃以为,一位领导干部不必多么高尚,只要有敬畏之心、敬业之德,就足以做好很多事情。

  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要影响利益分配关系,如果政府的施政目标不对头,工作措施不得力,不肯下决心转变政府职能,就难以触动政府与社会之间深层次的利益分配关系,资源重新配置的目标也无法实现。云安县的改革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是一场硬碰硬的深度变革,可喜的是,这个碰撞获得了成功!可否做这样的判断:云安的成功,说明我国目前的基本体制仍有很大的空间来包容发展?笔者以为回答是肯定的。大环境的某些缺陷对一个县的发展和改革当然会有制约,但不必夸大这种制约。大环境也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到负面的,忽视正面的。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