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感觉由于大多数人包括很多知名经济学者对市场机制的运行机理一知半解,经常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误导百姓和中央决策。甚至我们很多经济学的教科书关于市场机制的一些问题的论述也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因此,我写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对人们关于市场的一些错误认识予以澄清,形成一个更加科学的市场理论——共赢经济学市场理论。
一、现代经济学理论对市场机制的误解
市场机制就是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市场机制的价格、供求、竞争三大基本要素的组合及交互运动又形成了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这样定义市场机制,各个经济学理论流派可能都没有什么异议,各个经济学理论流派的问题出在对市场机制的理解。按照大的经济学理论流派划分,现代经济学理论就是两个流派,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流派,一个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流派。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几乎是万能的,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流派认为存在大量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实际上市场机制就是一种社会领域的客观存在,跟自然规律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一样。市场机制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基本规律就跟自然规律的万有引力定律、量子力学定律、相对论、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是一样的。市场机制给人们带来利益还是灾难,跟自然规律是一样的,关键是看人类怎么用市场机制。为了更好理解市场机制,下面就对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市场机制万能说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流派市场失灵说进行具体分析。
1.对市场失灵的辨析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外部性、自然垄断、解决信息不对称、分配不公等方面失灵。但是实际上在这些领域也是按着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运行,只是最后出来了一个大家都不满意的结果。这个不满意的结果出现不是市场机制在这些领域的失效,而是政府没有提供一个让市场机制发挥好作用的环境。就像一个西瓜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地上,就会长出清甜的西瓜,种在被环境污染的土地上,就只能长出毒西瓜。长出了毒西瓜,你能说自然界植物生长的规律失灵了吗?
(1)市场机制与公共产品。现在公共经济学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公用的消费性质,其产权无法清晰地界定,特定的个人和他人能够同时消费,新增消费者不会减少既有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和效用,也不加增公共产品的消费成本,并且不能把拒绝为公共产品付费的人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这就难以形成市场价格,以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必要数量和质量的社会资源配置于公共产品的供应上,如国防、治安安全、防洪排涝设施等。
首先,真正的符合公共产品定义的产品是不存在,就是最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国防,也不是完全符合公共产品的定义。比如我们需保护海外华侨,我们就需要增加国防成本。其次,市场机制在这些领域一直发挥着作用,在我国由于一些所谓的公共产品供应领域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水平低下,市场机制就导致相关领域浪费和腐败非常严重。比如负责治安安全的公安系统,各个地方的公安部门与黄赌毒分赃现象都非常普遍。在国防、治安安全、防洪排涝、教育、卫生、养老、住房、自来水供应等公共领域由于政府政策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的缺陷,结果人们遵循市场机制的规律行动,结果却得到了很坏的结果。比如由于医药卫生体制的价格管制政策设计的缺陷,其领域相关人员遵循市场机制运行规律行事,结果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导致了这些不良结果不是市场机制在这些领域失灵,而是政府没有根据市场机制运行基本规律设计出一个能够产生好的结果的制度体制。所以我在《富国策》对国防、治安安全、防洪排涝、教育、卫生、养老、住房、自来水供应等公共等领域的政策制度都根据市场机制运行规律进行了创新设计,在新制度体制下,市场机制就能引导人们行为,最后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2)市场机制与外部性。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政府必须承担管制负外部性,经营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事业。但是共赢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只需要管制负外部性,对于所谓具有正外部的公共事业,只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具体服务完全可以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由市场提供。政府提供资金也是源于人生来平等,每个人应该平等享受一些自然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而不是这种行为具有正外部性。再者外部经济是普遍存在的,企业并不需要需要政府补偿,他们就直接可以从出售商品或服务时收回成本,比如蜜农的蜜蜂采蜜的同时可以帮助农业企业植物传授花粉,并不需要政府对蜜农给予补贴。对于负外部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负外部性问题可以由政府直接禁止管制,但是政府也应该创新制度机制,否则,市场机制会让监管部门与被监管人之间形成分赃制。
(3)市场机制与自然垄断。由于规模经济性的作用, 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所决定的市场由一个或数个卖者垄断的所谓自然垄断行业,都是因为政府受到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和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的误导,政府制定了一些禁止竞争的政策,保护保垄断造成的。像供气、供电、供水、有线电视、电信、公路、铁路、港口、农村排灌系统等所谓自然垄断行业,初看起来,都是天然垄断,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建一套供气、供电、供水、电信等管线系统,两套管线系统都太浪费了。但是实际上建立两套管线系统可以增加人民福利,并且本来这些管线系统可以交叉经营,形成相互竞争。供气、供水、供热等完全可以让他们进入对方的经营领域经营,这样就可以形成三套供气、供水、供热管线系统。还有,经济规律实际上是一个与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等相关的函数,不是越大越好,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规模不经济。
(4)市场机制与信息不对称。最常见信息不对称现象就是:交易主体的一方(往往是卖方)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使交易的另一方陷入不确定的环境中。尤其是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消费者对商品不具有充分知识时,往往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对于普通商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实际上有一套消除不对称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市场竞争规律,市场的竞争对手使得卖方并不能占据多少优势,最后也只能取得市场的平均利润。实际上,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完全对称,那么卖方的利益一定会受到侵害,得不到合理的利润,因为主动决策权在于买方。共赢经济学理论认为只有一种信息不对称需要政府给予管制,那就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5)市场机制与收入公平。西方国家和我国的经济经常出现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及与此相关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现象是市场机制的错吗?其实都是由于政府政策法规存在问题造成的。首先市场机制导致分配不公是由于现行政策法律关于资源占用享用方面规定造成了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占用的不同造成的。其次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及与此相关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现象的出现都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因此,共赢经济学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平均享受各种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权利。怎么才能体现这种权利呢?就是政府通过征收资源税让多占用资源的人向少占用资源的人支付对价,再以社会保障的方式向每个人发放。当前反映出稀缺性的资源包括房地产、墓地、煤炭、石油等矿产。由于土地紧缺,导致房地产建筑用地紧缺、墓地紧缺,加上政府管制不当,使得这些行业垄断严重,这些行业价格高居不下。关键是政府正确发挥资源税的作用,让市场机制变稀缺资源为充足资源。
2.对市场机制万能说的批判
我国现在著名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流派的学者张维迎教授,写了一篇《市场制度最道德》的文章。提出了一个论断,就是市场制度是最道德的。共赢经济学理论认为张维迎教授的这个论断完全是本末倒置,因果颠倒。
市场机制就是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但是这里自由是相对的,是在人类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下的自由,在人类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由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原始社会可以说是最自由的自由竞争机制和自由交换,那个时候实行是丛林法则,每个氏族可以任意侵犯另外一个氏族,那个时候市场机制就是弱肉强食,是最没有效率。奴隶社会建立了国家,制定了法律,市场机制在法律制度下发挥作用,但是那时奴隶没有权力,市场机制只能激发奴隶主和自由民的创造力。封建社会时期,在欧洲农奴与封建领域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在中国所有人都是皇帝的臣民,权就是法的现象非常普遍,市场机制引导人们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束缚了人们创造力。相对而言,中国的法律更加完善,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散,所以市场机制也发挥出了更好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在法律进一步完善,尊重人权,实现人人平等,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机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效率,更加公正。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发生经济危机,到了现代,法律不断完善,越来越公平公正,人民的道德水准水准也越来越高,经济危机爆发的机遇也越来越少了。
综上所述,不是市场机制就是最道德的机制,而是在最公正的法律规则和道德约束下,市场机制就会引导人民行动达到最道德最有优效率的结果,否则就会是最坏的结果。
二、 “纳什均衡”是“市场机制”悖论的辨析
有人说“纳什均衡”是“市场机制”的原理的一个悖论:罪犯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甚至认为“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
关于纳什均衡,最典型的模型就是囚徒陷阱。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检察官说,“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因为坦白的话,无论对方选择抵赖还是坦白都比抵赖好,如果对方抵赖,坦白就只有三个月的监禁,抵赖是一年,如果对方坦白,坦白是5年,抵赖是10年。这个结局就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但是我却认为正是“纳什均衡”加固了市场机制有效的基石。在这里最大社会利益就是让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纳什均衡”就是让罪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里是有些人把罪犯的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混为一团。我认为“纳什均衡”证明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在现实的经济世界中,“纳什均衡”使市场主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我就以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选择涨价还是不涨价中博弈行为选择来证明“纳什均衡”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如果他们都涨价,那么他们都会多赚1万亿元;如果中国石油涨价,中国石化不涨价,那么中国石油亏损5千亿元,中国石化多赚1.5万亿元,价格低生意会好些;如果中国石油不涨价,中国石化涨价,那么中国石油多赚1.5万亿元,中国石化亏损5千亿元;如果他们都不涨价,那么他们都不多赚。如果他们不勾结,都从自己最大利益出发选择不涨价。因为他们选择不涨价是最优选择,选择涨价,亏损5千亿元或赚1万亿元,但是选择不涨价,不多赚也不会亏或者赚1.5万亿元,选择不涨价,无论对方怎么决策都是最优选择。他们的不涨价行为就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但是在中国现实中,这两个蛀虫可以串通,联合涨价,不仅如此发改委的价格管制政策还加强了这种串通。可以这么说,纳什均衡正是市场机制一种消除垄断者之间相互勾结的机制,正好证明了市场是有效的。
三、共赢经济学市场理论的基本观点
通过前面的论述分析,最后形成了共赢经济学市场理论的基本观点,具体有如下几点:
1.市场机制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所谓失灵与有效
市场机制就是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基本规律。市场机制就是社会领域的客观存在,跟自然规律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一样,给人们带来利益还是灾难,关键是看人类怎么利用。
2.政府应该给市场机制营造环境,不是替代市场机制
在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问题上,共赢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在初次分配领域,只需政府反垄断、管制负外部性、治理公众性企业(国有或上市企业)所有者缺位,在二次分配领域,政府只需将财政资金根据民生和公共需求按平均主义原则分配给受益人,并当好社会守夜人。就是政府需要直接行政管理负外部性包括环境污染、产品安全、生产安全等,也要修改法律政策、创新机制,让市场机制引导相关主体进入正确的轨道,而不是像现在引导监管部门与被监管部门形成分赃制。民生和公共需求包括教育、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公交、殡葬、出租车、自来水等,政府只是平均提供资金,通过机制创新让市场引导人们去做。政府只需要管制公众性企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治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不是直接干预经营管理,只通过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干预。
3.政府部门也属于市场主体,也遵循市场机制行事
政府部门也是一个一个的经济体,跟企业一样都追求自己利益,如果不能想当然的把他们想象成为焦裕禄。我研究撰写了《优胜劣汰的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在文章中对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生产安全事故此起彼伏,生态环境灾难接二连三,贪污腐败愈演愈烈,政府机构无限膨胀,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一个逆淘汰机制,这个机制扭曲了官员与社会利益关系,导致官员私利与社会公利背离,官员采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行动往往导致社会利益的最小化,而官员采取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也往往导致个人利益最小化。既然如此,我们也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修订相关的政策制度,让市场机制引导这些部门和其工作人员干出人们满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