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日本公民社会尚待开发的潜力

发稿时间:2011-07-01 00:00:00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Jeff Kingston 著 未小根 译 特豆校

  尚待深挖日本的公民社会当下远比二十年前更有活力,而其非营利组织(NPO)和非政府组织(NGO)的数量不仅大幅度增长,同时它们的活动领域也越来越广。现在大约有80,000个公民社会组织活跃在日本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很难用几句话简单的概括日本的公民社会。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日本从这些组织的活动以及它们所调动的公民参与中获益颇多。

非营利组织的成立法案已经通过了十多年,但现行的监管环境并不让人满意。非营利组织的官方批准手续仍然耗时耗力,而这些繁琐手续并没有太大的用处。繁琐的官僚手续让本来就已深陷资金匮乏和人手不足的困难中的非营利组织雪上加霜。目前官方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有40,510个,其中获得了免税地位的只有176个. 而免税地位在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发达的国家则是一个惯例。问题在于负责审批免税地位的财政部门不情愿让其成为惯例。因此,非营利组织在财政上的弱势影响了他们的能力和效率,这同时也体现出政府对公民群体的不信任。

  一份2010年内阁调查表明,非营利组织的平均收入为200,000美元,而收入中位数只有60,000美元。在预算较少的情况下,非营利组织还发挥出现有的影响力。这说明,如果政府能放松管制,减轻税收,让非营利组织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他们的发展前景将更好。1998年非营利组织立法的起因是1995年的神户地震。当时全国的公民都被动员起来帮助那些地震受害者,并参与重建工作。媒体抓住这个机会指出政府对于地震的反应缓慢不力,并建议公民们如何在类似事情上有所作为。

  继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的冲击之后(由次货市场崩溃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日本被大众所知),是非营利组织带领公众关注因此而突然失业的250,000合同工的困境。自九十年代末以来,对劳工市场的逐步去监管化导致三分之一的劳动者的工作不再稳定。低报酬、岗位不确定性的工作不仅降低了对劳工的保护,同时政府还削减了社会保障。这使得工人被解雇之后基本无法得到政府的援助。

  为了得到媒体的关注并让政府采取行动,一些财政紧张的小规模非营利组织在卫生劳工福利部(译注:日文为厚生労働省)正对面的日比谷公园中,为被解雇的工人搭建了帐篷村。这是个标志性的转折。这次事件不仅博取了公众的同情,也引发了关于日本国内不平等加剧的全国性辩论。这成为民主党在2009年大选中击败自民党的重要因素。神户地震发生后,非营利组织的反应比政府更加迅速和高效,体现了他们的作用。可惜的是,非营利组织的潜力并没有被挖掘出来,而且很多正在慢慢消亡中。

  据支持公民组织立法联盟(一个为非营利组织政策进行倡导的组织)的副主任铃木滨崎步(Ayumi Suzuki)表示,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作用是培养公民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增强公民的权力和参与度。从这方面来说,她认为非营利组织应该更加努力去让公众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民意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有兴趣参与到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中,但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被日常事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向公民宣传并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从某些方面来说,非营利组织申请基金和补助比向公众募款更容易。铃木认为,日本没有慈善传统的看法很可能是个误解。民意调研显示,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对捐赠表示出兴趣,而非营利组织对于筹集捐款却显得不够积极。铃木认为,与其说日本人不习惯于捐助,不如说日本不习惯于求助。(额外透露一点,她动员我捐钱了!)美国顶尖非政府组织所青睐的邮寄劝募方式在日本根本没有,这给那些想捐助的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铃木认为非营利组织并不应该去扮演解决问题的角色,而应在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度,改善公民生活、社区环境以及政府执政方面发挥作用。

  支持公民组织立法联盟在过去自民党领导的十年中七次修订了非营利组织监管规则。让顽固的政府官僚们同意进行这么多次的修订显示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看到公民社会的不断努力可以有所作为。铃木从今年早些时候的税务机关提交的改革草案中看到了希望,盼望着亲非营利组织的民主党能够进行重大的税制改革。

  《公民社会的败退:当代日本的第三部门(2010)》(The Failure of Civil Society: The Third Sector and the State in Contemporary Japan (2010))的作者小川彰弘(Akihiro Ogawa)认为,日本的非营利组织已经出现分化。一方面,有些非营利组织从当地政府承包事务而成为其服务供应商。由于有资金来源,所以他们存活了下来。但是组织成员们却对组织的宗旨和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疑惑。显然他们的处境很悲惨。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还远远不够。我觉得现在是时候是政府考虑针对非营利组织的政策了。否则这类的非营利组织会因为志愿者的离开而消亡。

  小川又说,

  另一方面,我又看到另一个极端;有些非营利组织正在努力把自己建设成社会企业(shakaiteki kigyo)。组织掌权者把非营利组织作为了当地社区完成社会企业责任的一个方式。我最近感受到了这种活力。他们不从政府那里拿一分钱,完全靠申请资金、销售自身研发产品来获得收入。

  还有一种趋势,小川指出,是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来帮助企业达成企业社会责任(CSR)。

  李凡是一个华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公司环球协力社横跨日本和中国。他看到了日本社会企业的活力,但在谈这些组织与政府的往来时他表示有些无奈:

  鸠山政府(译注:日本上届政府)两年前发起了新公共圆桌会议委员会(New Public Round Table Committee)的倡议。初衷是为公民社会和社会企业提供一个能与政策制定者交流的平台。我不知道菅直人(译注:日本现任首相)接任后这个委员会发生了什么。似乎在日本要想看到些真正的变化不换七八个首相是不行的。

  缅甸情报(BurmaInfo)是一个专门游说政府对缅政策的非政府组织。这个组织的秋元纪(Yuki Akimoto)和李凡同样持悲观态度:

  除非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机构或是公司关系密切,否则他们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就非常有限,而且它们并不具备改革的力量,。这种情况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金短缺,这使得非政府组织无法雇佣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无法输出高质量的产品。另一方面日本社会并不适应在某一领域专长的非政府组织, 对他们保持怀疑的态度。包括我的非政府组织在内,现在有很多非政府组织有高素质的员工,提供好的产品,并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这样的非政府组织仍然是少数。

  秋元又说,

  自民主党入阁以来,我们可以更容易的接触到高层官员。这种接触是否有效是另一个问题。我感觉民主党愿意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但他们却并不一定了解非政府组织是如何运作的,他们没有一个能快速判定提案有效和组织有能力的简单方法。再者,国会和内阁之间的配合很不稳定,很难有效的影响非政府组织政策。

  关于急需的改革她表示,

  建立并运作一个非营利组织(tokubetsu hieiri katsudo hojin)或是一个认证的非营利公司(koueki houjin)所需的流程需要大幅度简化,费用要大幅度降低,并大幅度增加各种优惠措施如大幅减税。再者,媒体在使用来源于非政府组织的消息时应把"来源于非政府组织"放在更醒目的位置。绝大多数人都会看报或者看电视新闻,这会让人们慢慢的建立起对非政府组织专业性的信心,并给予非政府组织应得的承认。

  Sarajean Rossitto,一位致力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东京资深顾问指出,

  有些人会说筹款和资金不足是非营利组织最主要的问题。这只是一个表象,而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技术上来说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公关和对外拓展(建立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支持基础和品牌能够帮助筹款,使得组织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以及领导层的发展(很多非营利组织都是由一个人建立并运作起来的,所以组织发展被一个人的视野,见识和目标所限制,典型的制约组织发展的创始人综合症)

  Rossitto认为缺乏管理才能本身不是个问题,虽然她指出"仍然有人不相信具体的量化目标设置和通常的组织管理才能对于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Rossitto指出,能力建设的方案有很多种,而最主要的阻碍来自于公众缺乏兴趣。这一问题非营利组织自己是难辞其咎。在她看来,非营利组织有着"非营利牺牲者心态"。他们感觉自己不受重视,所以只看到在日本运作非营利组织的困难,而忽视了很多机会。

  同时她反对一些组织把受益者当作可怜的人,而非利益相关者。无论他们是东京的无家可归者还是滨松的日本巴西混血或是印度的孤儿。这种施恩的心态或不把受益人作为利益相关着的心态会影响组织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谈到非政府组织的前景时,Rossitto说,我的看法是积极的,因为我对个体改变社会状况的能力有着充分的信心。我认为,一些组织或人会耗光精力,但那些更执着的人们会成长起来,壮大他们的组织,使之变得更为专业。我的直觉告诉我,必须要有一些组织消亡,太多的组织在做同样的事情,有很多组织存在创始人综合症,或过于依赖领袖的个人魅力,或过于依赖某几个捐助者。在这个去粗存精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更有意义的成长。

  要改善非政府组织的经营环境,Rossitto认为政府必须完成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专门以非营利组织为职业的人才。通过对大学的投资来发展非营利相关的专业课程(不是邀请几个社会学或者商科的教授来做试点项目);

  2. 提高公民社会和资助者双方的问责制和透明度;

  3. 改革法律和监管条例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免税体系更易运作。

  Rossitto以下面这段话结束了我们的采访:

  我对于日本在社会进步方面的潜力很乐观,因为我在很多挑战中都看到了有机遇。但有时我很失望,因为这块领域有那么多消极或对改变没信心的人。我自己的目标是在每个地方都激励一个人去做些从未尝试的事来改变现状。我以前曾认为这个目标太小,但是即使是带动八个人中的一个去真正为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而做出实际行动都并不是像看起来的那么容易。

  在我看来,在有这么多阻碍和困难的情况下,过去十年中公民社会的惊人发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那些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公民社会人士在充满困难的现实面前有些急躁是很正常的。他们很羡慕公民社会发展得好的国家,很自然的,他们想赶快度过这个开始的阵痛期。这会是一个缓慢痛苦的过程,但努力都不会白费。

  很容易看到的是,公民社会正在进化,在发展新的策略。这表明它是一股持久的力量,在将来它会在日本的发展中扮演一个更加关键而积极的角色。

  非营利组织通常关注国内事务,而非政府组织通常关心国际活动。我在我的前一本书,《日本的悄然转型》(Japan's Quiet Transformation)中讨论了公民社会的问题。

  【作者简介】Jeff Kingston是天普大学日本分校区(Temple University Japan)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原文2010年10月29日政策创新网站The Untapped Potential of Japanese Civil Society

作者授权中国改革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改革网”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