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称,中国在上世纪末期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今后,要更加重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顶层设计,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上世纪最后20年,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建构起市场经济的框架,奠定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制度基础,支持了中国30年来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
改革的推动力
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改革将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压制下解放出来。大量民间企业由此成长起来,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基本的力量。
——原来低效利用的资源,如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由农村转向城市,效益大幅提高。
——对外开放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首先,对外开放使净出口大量增加,弥补了国内需求的不足,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其次,在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中国迅速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提高了经济效益。
上述因素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也在市场尚未十分成熟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强化了自身的动员和协调功能。
改革并不彻底
中国在上世纪末期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与1992年中共“十四大”设定的改革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共“十四大”通过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报告对“市场经济”有着明确的定义:“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与这一要求相比,在上世纪末期形成的市场经济框架存在较大的缺点。首先,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仍然过多,其次,虽然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并不占优势,但仍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在资源配置中仍然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中仍处于垄断地位。同时,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其三,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政府官员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通过直接审批投资项目、设置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管制价格等手段,直接对企业频繁干预。
因此,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然而,这个决定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原因在于,首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触及到了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的权力和利益;其次,改革自身存在阻力和难度;第三,此前的改革成功令社会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政府官员缺乏进一步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又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从而令改革步骤放缓。结果导致政府干预对市场机制的妨碍作用不但没有得到纠正,甚至出现恶化。国有大企业进一步改革受到阻碍,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以及以宏观调控的名义加强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干预。
进而引发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说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未发生实质性转变,甚至出现每况愈下。众所周知,旧的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匮乏、环境破坏、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造成的房地产泡沫、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缓慢、消费不足等等。
——国有部门对于经济的控制和干预更为直接有力,形成了一种“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格局。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和对价格的管控,导致庞大的寻租和腐败行为的蔓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甚至演变为政治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矛盾、社会矛盾几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矛盾激化也有可能形成新的改革共识,推动改革前进。“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要“全面地推进改革”,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这意味着在“十二五”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全面促进改革的新形势。
坚持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并不是一个新提出的问题,中共中央建议里之所以会提出“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主要有两个原因:
——中国过去是有顶层设计的,当时称为“改革的目标模式”。
“摸着石头过河”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即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提出的口号。进入上世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领导人就意识到,改革不能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而是需要全面、系统的改革。决策层为此进行了诸多探索。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最终确定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指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当时的顶层设计。
但是,当时许多人认为只要是买卖就可以称为市场经济,所以市场准入以及价格均可以受到管制,这无疑改变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由此出现了一种现象,凡事只要方便就可以称为改革,比如价格管制也可以称为改革。这导致有明确顶层设计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又被转变成了“摸着石头过河”。所以,需要在原来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针对性地提出明确的目标。
——本世纪初期出现了“另外一种顶层设计”,必须与之针锋相对。
当前中国社会有一种声音,认为“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都是市场化改革导致的问题,改革被经济学家误导了,改革的方向错了。这种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北京共识”,转变为后来的所谓“中国模式”。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不但创造了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潮中屹立不倒,可以充当世界的楷模。
在我看来,“中国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国有经济主导经济、强势政府“驾驭”市场强势政府,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高铁奇迹”。随着高铁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这种所谓的“中国模式”的神话正在破灭。对此,我们应该达成共识。
因此,要更加重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顶层设计,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然后形成从上到下的联动效应,在各方面设计出互动的子系统的改革方案,各地也可以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改革上采取主动,以这两方面的互动来推进改革。
更重要的是,在财政、金融、社会保障乃至住房改革等各部门的顶层设计之上,还需要做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顶顶层设计”,也就是关于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