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社会生命之源。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不仅充分反映出党对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也体现了文化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
文化整体实力的基本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什么是文化整体实力?它与文化软硬实力、文化竞争力之间有何紧密关系?我们认为,文化整体实力是文化各构成要素在最优状态中所彰显的综合力量,它可分解为文化服务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三种文化力。
文化服务力主要是指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能力,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人才、资金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文化服务力体现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公共服务价值和精神,是文化整体实力的决定力量。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重视文化“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把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放在首位,更好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的硕果。
文化生产力主要是指经营性文化产业对社会生活的贡献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对于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化生产力具有物的属性和精神意识形态性。在经济形态上,提升文化生产力能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在精神形态上,提升文化生产力能促进人的文化道德素质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不断提升文化创新力和文化竞争力,因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显得尤为迫切。
文化传播力是指文化传播范围及渗透人的精神生活的能力。文化传播力是文化整体实力的外在表现。文化传播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播速度、覆盖面以及社会影响效益。文化整体实力不仅取决于文化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增强文化国际传播力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整体实力是文化要素力量的外在体现,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文化服务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文化整体实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需要我们聚合硬实力与软实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力量,大力提升国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的重大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增强文化整体实力既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必然需要注重文化与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内在协调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繁荣成果,这体现了文化发展的科学性原则,使社会主义文化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基础力量,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是维持国家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子,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只有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才能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通过各项措施,建立现代的文化经营机制,推进文化市场发展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最终实现提升文化整体实力,进而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的有效举措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扩大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是彰显我国文化整体实力的根本。文化整体实力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文化内部蕴涵的核心价值体系。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各国文化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坚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完全统一起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公共文化事业关乎人民群众的福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按照公益性、均等性要求,大力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人人享受文化成果、人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培育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和促进群众公共文化活动;积极打造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载体和平台,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创新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倡导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实现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
构建和发展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传播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发展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着力推进集成化传播方式,形成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相得益彰的文化传播格局;坚持文化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打造国家文化精品项目,改进文化传播内容品质,增强先进文化的现实感染力和思想渗透力。
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就必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要着力构建“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市场调控为杠杆,文化外交与贸易相结合”的文化交流新机制;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对话机制,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才队伍是关键。加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高层次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基层文化骨干、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队伍的培养力度;建立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重点培养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人才,尤其是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和掌握文化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要营造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探索建立文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健全文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专兼结合、广泛参与的文化人才队伍格局。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