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对外文化交流的四种方式

发稿时间:2013-04-28 00:00:00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常绍舜

  对外文化交流的四种方式2013年04月28日09:58来源:环球时报文化交流的本质应是人的活动方式交流(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而人的活动方式主要由做人的方式、做事的方式、做物的方式、做思的方式等四方面构成,对外文化交流应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做人的方式交流。做人的方式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处理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做人方式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利己型,即以我为中心,令他人为我服务;其二是利他型,即以他人为中心,强调我为他服务;三是兼顾型,即强调我他共赢、平等互利。事实说明,世界各民族的做人方式并不一样。我国传统中的做人方式在横向上是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先天下”的准则;在纵向上则强调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现代中国文化中则强调先人后己和与人共赢的意识,反对利己主义和霸权主义。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注重展示中华民族的做人准则,同时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追求平等、相互尊重等做人特点,不断完善为人之道。

  其次是做事的方式交流。人生来是要做事的,因而做事的方式便成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做事方式也有三种类型:一是责任型;二是不负责任型;三是避事型。世界各民族在办事风格上也是有别的。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应注重展示传统的“言必信行必果”的责任感,以及恪尽职守的“慎独”工作作风,同时要注重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在做事上追求公平和严守规则等优良品格。

  第三是做物的方式交流。人都是要做物的,做物就是指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做物方式也有三种类型:一是征服型,人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物完全服从人的需要;二是友好型,人和物是朋友关系,人虽然要利用物为己服务,但也要十分节制,并以友相待,做到人物和谐相处;三是惜爱关系,物被视为人的生存之本或劳动结晶,因而极受爱惜和保护,诸如各种节约行为。世界各民族在做物方式上也是不同的。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应展示自己对物的“友好型”和“惜爱型”品德,以及厉行节约和废物利用的传统,同时注意学习其他民族在爱护公物和环保方面的好经验。

  最后是做思方式的交流。自从人类诞生后,人就离不开思想了,一方面要以特定思想为指导从事各项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则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新思想,而这两方面又是相互作用着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不断创造出新思想和新观念,并以此来指导实践,才能使自己不断前进,思想守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做思的方式也有以下几种:一是独立思考,注重理论创新;二是人云亦云,甚至剽窃抄袭;三是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思考;四是胡编滥造,材料堆积。世界各民族在做思方面也是各有特点的。我们在进行文化交流时,要注重展示传统中的严谨求实、注重整体思维、勇于创新的思想作风,同时注意学习其他民族敢于探索、标新立异、创造新思想体系的品质。■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