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仍然面临历史存量高、新增产量大、区域处置能力不均衡、斩断黑色产业链难等挑战,危废污染风险控制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查看详细]
生物安全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因子对国家社会、经济、公共健康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生物安全是国家和民族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面对的问题。2月14日,[查看详细]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于食用野生动物的后果有明确的记载。孔雀:肉性味咸凉,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后服药必无效;乌鸦:肉涩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穿山甲:性[查看详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领域都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和方法,实现[查看详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查看详细]
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盘子,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和方法,予以统筹考虑和科学推进。 我们既要有解决安全发展问题的历史紧迫感,也要有必[查看详细]
摘要:从督察功能、督察事项、督察模式、督察方式、督察重点、追责对象、督察规范化、督察体制来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实现转型,从督促地方端正生态环保态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营[查看详细]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涉及发展大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应急管理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尽管生产[查看详细]
距离习总书记在上海嘱托垃圾分类已经过去一年,各地的垃圾分类工作正陆续开展,不少城市在实践中收获了丰硕成果,也有一些地区有了新的困惑与思考。11月4日,在2019(第二届)环卫一[查看详细]
垃圾分类工作的法治化离不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了促进垃圾分类的法治化,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近些年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立法尝试,但从全国层面看,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查看详细]
【生态观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中央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设立专职督察机构,对省、自治区、[查看详细]
垃圾分类看起来像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改善生活环境、增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是社会文明自我提升的需[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