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苏轼治水

发稿时间:2023-04-09 12:04:21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林丹慧

  苏轼不仅是北宋的文坛巨擘,还是一位治水能臣。2019年,水利部公布了12位历史治水名臣,苏轼名列其中。苏轼有丰富的治水实践:任杭州通判时修复钱塘六井,任徐州太守时固堤抗洪,任杭、颍太守时修治境内沟洫,谪居岭海时治湖、修桥、引泉、凿井,撰写了《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水利文章,举荐了单锷等水利人才,倡导“兴天下之水学”,为北宋的水利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苏轼的治水之道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原则,以注重民情、保障民生为宗旨,以因势利导为方法,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治水智慧,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

  以恢复、保护为原则,激发河流生命活力

  苏轼言:“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这里的“理”是指河流的自然之理。苏轼认为,治河的关键是顺应河流的自然之理,保护河流的自然生命。生态空间是河流生命的基础。苏轼指出:“吴中本江海大湖故地,鱼龙之宅,而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深刻揭示了水患的根源在人过度挤压了水的生态空间。因此,他提出“堤防省而水患衰”的理念,主张通过减省堤防让地与水来根治水患。流速是河流生命活力的体现。苏轼指出,近年吴中水患加剧是松江壅滞所致。松江是三吴之水流注东海的咽喉要道。在自然状态下,江水迅驶,能够自行涤去海口泥沙,保持水道畅通。自庆历以来,政府为漕运之便,在松江上筑长桥挽路,导致江流软缓,海口淤积以致湮灭,三吴之水难泄,故吴中多水患。苏轼认为,应凿挽路为千桥,腾出两千丈桥拱作为疏水通道恢复自然江速,保证江水涤沙有力,从而减轻吴中水患。蓄水量也是河流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在唐代,杭州西湖深阔,能灌溉千顷良田。至北宋时,由于官员疏于治理、民众盗湖为田,致使西湖干涸生葑。元祐时期,西湖已堙塞近半,旱期无益灌溉,涝期流溢害田。苏轼向朝廷上书治理西湖,指出西湖对杭州的五大重要作用,他说:“西湖之利,上自运河,下及民田,亿万生聚,饮食所资,非只为游观之美。”恢复西湖的水量不仅是对西湖生命的保护,也是对杭州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苏轼呼吁:“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西湖开葑后,苏轼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我们现所熟知的“三潭印月”原是苏轼划定的一条“生态红线”,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明代《西湖游览志》言:“自是(苏轼除葑)西湖大展,至绍兴建都,生齿日富,湖山表里点饰浸繁,离宫别墅,梵宇仙居,舞榭歌楼,彤碧辉列,丰媚极矣。”直至今日,西湖依然是杭州发展的重要支撑。

  苏轼指出:“人知江河之有水患也,而以为沼沚之可以无忧,是乌知舟楫灌溉之利哉?”治水不是要遏制河流的生命,而是要顺应河流的自然之理,恢复其自然生命,通过激发其生命活力来实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财富的增值。

  以民情、民生为宗旨,让河流之利普惠大众

  苏轼治河的另一关键是“酌之以人情”,即顺应民情、注重民生。首先,苏轼总是顺应民情而兴治水利。熙宁时期,杭州钱塘六井废坏,为解决“民求水而不得”的问题,苏轼协助太守陈襄修浚六井。熙宁十年七月黄河决口,八月水及徐州城下。苏轼亲率兵民修城固堤,护一城生齿,受到神宗奖谕。为防洪水再来,苏轼请调役夫增筑城墙,创设木岸。元祐四年,苏轼知杭州,因民众反映“惟苦运河淤塞”,故浚治运河。次年杭州灾荒,苏轼应百余父老农民陈状,请奏朝廷以工代赈开葑西湖,“兴久废无穷之利,使数千人得食其力以度此凶岁”。元祐八年,苏轼力阻无效的八丈沟工程,减轻民众负担。同年颍州灾伤,苏轼兴修沟洫助民度过凶岁。其次,苏轼的水利工程设计以便民、惠民为宗旨,充分考虑人民的生活需求。例如,在元祐时期的杭州水利工程中,苏轼扩大了西湖的供水区域,并于城中多处作石柜贮水,“使民得汲用浣濯,且以备火灾”。葑泥筑成的长堤贯通南北湖岸,解决了民众“环湖往来,终日不达”的交通问题。苏轼谪惠时,以竹管引山泉入城中,解决了百姓饮水安全问题。他还出资建桥,解决民众覆溺之忧。由此可见,苏轼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民生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合理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他兴治水利时充分注重民情,把保障民生、普惠大众作为水利建设的宗旨。

  以因势利导为方法,因地制宜、化灾为利

  “因时之势”是苏轼治水的重要方法。他善于利用自然节律、生物规律来推进水利工程,往往能以小成本博大效益,化灾伤为兴利。以苏轼在元祐时期开展的杭州水利系统工程为例,日纳江潮而淤积江沙,运河频频开浚致使杭州社会失序、环境污染,若不及时浚治又致漕运壅滞、经济受损,是困扰杭州几十年的重大民生问题。经过实地勘察与分析,苏轼设置了一堰闸隔绝茅山河与盐桥河,每遇潮上则暂闭此闸,令江潮只入茅山河,“候一两时辰,潮平水清,然后开闸”,使清水入盐桥河。这样便使流经城区的盐桥河免去了开淘之患,而茅山河多流经人烟稀少的郊区,纵复淤积开淘,亦不扰民。此处,苏轼利用了潮水涨平、泥沙澄坠的自然规律,只用一堰,便解决了盐桥河的淤塞问题,极大减轻了浚治成本和扰民之患。彼时正值灾年,苏轼趁机乞奏朝廷募民开湖,既解决灾民生计又兴修水利,可谓因势利导,化灾为利。苏轼择定四月底兴工,据苏轼《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所言:“(四五月)浙中梅雨,葑根浮动,易为除去。及六七月,大雨时行,利以杀草,芟夷蕴崇,使不复滋蔓……八月断葑根,则死不复生。”可见,苏轼是按物候规律推进工程进度的。苏轼还在规定湖区募民种菱,利用菱角每年都要“芟除涝漉,寸草不遗”的种植方法抑制葑田形成,同时收其利以备修湖。苏轼还用废弃葑泥筑堤以通行者。堤上夹道杂植花柳,既加固土堤,又美化环境。从南宋开始,苏堤春晓便是西湖十景之冠。

  在该系统工程中,苏轼充分结合自然节律与物候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达到了化灾为利、变废为宝的效果。苏轼言:“陂湖河渠之类,久废复开,事关兴运。”水利建设事关国家兴衰,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