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康灿雄:中国不可能重回东亚霸主的地位

发稿时间:2017-01-11 14:02:30
来源:文化纵横 作者:康灿雄

  尽管中国已经采取政策安抚邻国,并明确表示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以牺牲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为代价,但这样的承诺仍然遭受了一些周边国家的质疑。鉴于国际体系的风云变幻和美国长久以来的世界中心地位,中国想成为东亚无可争议的霸主几无可能。

  中国在过去曾是经久不衰、普遍公认和坚如磐石的东亚霸主,作为其他国家在文化、经济和外交上的领袖,中国曾享有无与伦比的合法性统治地位。今天,随着中国越来越有望重新夺回东亚强国的头把交椅,人们普遍关心的是,中国是否还能像从前一样获得其他国家的合法性认同。一个愈发强大和自信的中国已不可阻挡,人们纷纷开始猜测,它将如何在现代威斯特伐利亚式的世界秩序中有所作为。

  人们不能确定,中国是否真的能够调节自我以适应世界范围内主导性的西方国际规范与规则,以及中国未来有无可能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如今,资本主义、民主、人权等观念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规范和游戏规则,一个国家如果不遵循、不理会这些规范,就意味着与国际社会为敌,站在了正统国际关系的对立面上。

  进入21世纪,中国将如何适应并融入国际体系,目前尚未可知。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与部分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中国政府和人民或许还没有完全接受和内化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理念。

  30年前,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进程时,一些西方学者预言,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将打破均势、引发恐慌并挑战现有秩序,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假设并未成真。整个东亚地区乐见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并且在经济、外交甚至政治上都逐渐向其靠拢。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仍然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与东亚其他国家罕有往来,但如今中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与本地区所有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并加入了各种多边和国际组织,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在经济领域,经过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东亚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长期以来的盟友日本和韩国。与此同时,中美两国经济也已深深交织在一起。

  不过,我们同样也应认识到,东亚地区在过去30年中所呈现的愈发稳定与一体化进程并不代表未来将会同样如此。此外,尽管中国已经采取政策安抚邻国,并明确表示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以牺牲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为代价,但这样的承诺仍然遭受了一些周边国家的质疑。有鉴于此,中国是继续保持克制和足够的智慧,并为东亚地区提供有效的领导和稳定,还是单纯依靠强大实力来压迫和欺凌其他国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东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这正是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安的根源。虽然许多国家都愿意给中国一个机会并保持观望,但却很少接纳中国政府的官方声明。

  因此,对于东亚地区的未来稳定而言,相比地区均势和中国能否保持经济、政治高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东亚国家在理解其他国家意图和判断自身在地区和国际秩序中的相对地位等方面,能否形成并共享清晰的信仰与认知。更确切地说,与大多数当代学者侧重于评估包括经济规模和军事开支等在内的指标不同,国家的意图和信念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物质力量退居其后。如前所述,国际关系的关键要素是以国家次序为标志的等级秩序以及国家是否相互承认对方在等级秩序中的相对地位。

  按照这些标准,在真正成为地区领袖之前,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照500年前的中国,今日中国最明显的差距在于:现在没有人认为中国仍然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虽然过去中国一直是东亚持久文明的发源地,但如今它的文化影响力甚至可能不如希腊。古希腊的思想和创新是西方文明的内核,许多理念影响至今,例如民主和哲学。不过,由于当代希腊缺乏明显的“软实力”,不会有人寄希望于希腊来领导国际关系。以此类推,指望中国推动文化创新或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东亚国家并不多,即使中国自觉地提升软实力,但真正的问题是,其他国家和人民是否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它。

  中国曾是东亚文化和政治创新的中心,其他国家钦佩其成就,把它当作榜样、向导和灵感源泉,那么,崛起中的中国能否重现昨日辉煌?中国在过去30年中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无疑值得尊重,但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信仰同样需要谨慎对待。下一步,中国的民族主义会变得脆弱而不安,从而显现出对抗性和防御性,还是会重拾几百年前的自信?

  2008年春夏之交,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西藏政策颇有微词、横加指责,中国人民做出了强烈反应,从中不难看出,他们对自己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和别人的看法感到极为不适。

  很难预测中国的自身信念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角色将如何演变,这取决于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千变万化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中国国内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增长,还是会遭遇经济危机;中国怎样调整国内政策;在教育水平提高、出国出境旅游规模增长、国内不平等状态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社会是否会发生改变;如何破解当前存在的地区和国际问题等。简而言之,无论是中国社会的走向,还是中国对自身地位、经济发展、政治改革以及与邻国关系的看法,都仍然还是未知数,一切有关中国未来的预测都是似是而非的。

  对其他东亚国家而言,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接受中国的重新崛起,有赖于他们看待自身与中国关系的方式。例如,没有多少日本人担心东亚可能再次出现大国战争,他们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看作东亚的领袖和最重要的亚洲国家。因此,日本能否适应愈发强大的中国,中日两国如何看待对方,对地区稳定将产生持久的影响。作为本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日本和中国会成为东亚的“共同领袖”,还是像几个世纪之前一样,日本可以心甘情愿地做中国的副手?至于韩国和越南,新时代的历史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其与中国的关系,尽管他们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忠实追随者。韩国和越南的新民族主义史学不再承认他们在文化上欠中国的“人情债”,而是突出强调自己与中国的区别乃至在某些方面相对中国的优势。这两个国家是在中国的阴影下自得其乐,还是寻求与中国平起平坐,它们将如何与美国和欧洲国家发展关系等,都是我们现在无法给出准确答案的问题。

  鉴于国际体系的风云变幻和美国长久以来的世界中心地位,中国想成为东亚无可争议的霸主几无可能。尽管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悄然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美国自身也在适应不断演变的国际环境,但绝对不可能退出东亚(近年来,美国就曾先后推出“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等亚太战略。--译者注)。美国依然如此强大,美国(西方)的理念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可,就不可能甘居次席。

  也许最为重要的问题是,美中两国能否就彼此角色和相互关系达成某种形式的和解与协议,因为前者所持的是西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后者则正在发展一种潜在的东方世界观和价值观。虽然到目前为止,两国都还在努力适应对方,并展望持久稳定的双边关系,但依然任重而道远。两国如何处理东亚领导权问题,给予对方怎样的地位以及在其他东亚国家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都将成为左右东亚国际关系前途与命运的关键因素。东亚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塑造。

  本文摘编自康灿雄:《西方之前的东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经出版方授权刊发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