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大增强了文化自信,有力推动了文明觉醒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次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次伟大觉醒、伟大革命、伟大飞跃,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
这次伟大觉醒、伟大革命与伟大飞跃使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市场空前活跃起来,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生机勃勃。与此同时,思想文化取向的分裂、价值观冲突、道德滑坡、精神懈怠的现象也出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在教育、学术、传媒与社会生活中,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霸权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流行,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并与逐渐兴起的文化保守主义、形形色色的“左翼”文化思潮形成对峙,在校园、社会与互联网舆论场上形成角力之势。在多元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与冲突态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有待重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立场模糊、精神懈怠、缺乏担当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导权出现弱化迹象,中华文化精神家园面临新挑战。
十八大以来,党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党深刻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要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因此,党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思想,并基于文化自信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以唯物史观与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它克服了极端文化保守主义、“左”的和右的历史虚无主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贯通、相互融合,保持了历史连续性与动态发展格局,极大增强了党和人民的文化自信,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的共识,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意识。
党深刻认识到,坚定“四个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深化了对“文明蒙尘”的历史记忆,强化了民族复兴历史使命,在革命、民族、现代化话语基础上,构建了文明叙事话语,使中国道路与民族复兴凸显历史主体性与文明的内在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道路的“四个走出来”、关于中国特色的“四个讲清楚”、关于“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关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传承与内生性演化等一系列论述,并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史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历史意识与文明觉醒。
党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形塑了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传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具有强烈的文明意识与文明关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根源与文明形态的理论自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文明觉醒,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新时代党的重大文化成就。
二、开辟返本开新、守正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党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几千年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提出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一条返本开新、守正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新时代党深刻认识到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积极引导党员干部与青年学生接续修齐治平的精神传统,培养家国情怀,重视家风家教,突出爱国主义,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努力造就一大批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强调“礼法合治”,重视日常生活节日礼仪教化功能,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时代化传播路径,建设了一大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这些做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广泛弘扬,逐渐深入人心、深入基层。
党积极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面对多元思想文化思潮冲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结合起来,着力改变有的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现象,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文化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鼓励广大知识分子、文化人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推进思想创新、话语创新,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深化中国道路的学理建构。这一导向推动了中国学术思想自觉,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加入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产生了许多学术热点,发表了大量作品,初步形成学术思潮,扭转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学术话语一度割裂的局面。
随着改革的深入、文化市场的兴起,文艺影视领域也出现了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市场充斥庸俗、低俗、媚俗之作,存在唯票房、唯收视率、唯流量导向问题,形成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不良风气。党继承文以载道的诗教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以社会效益优先为原则,改革文艺评奖制度,规范片酬制度,加大对文艺精品扶持力度,完善文艺创作生产、流通、传播机制,通过国家艺术资金、出版基金、影视专项资助项目、国家创作工程、政府购买等形式形成价值引导机制,对影视领域资本运作及其乱象进行规范,取得明显成效。党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难得机遇,积极营造爱国精神氛围,建构主流文化认同,使新主流影视剧呈现出蓬勃生机,产生了《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长津湖》等广受欢迎的优秀影视作品。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发展,当代中国的舆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两个舆论场”现象,主流媒体话语权面临挑战。党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成了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媒体,及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遵循社交媒体舆论规律,坚持守正创新,改变话语方式,培育舆论生态,加强引导、对冲、平衡、化解舆情工作,有力扭转了一度乱象丛生的舆论格局。
三、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升文化竞争力
新时代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以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建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引导、鼓励与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以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升文化竞争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念,先后颁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并推动文化立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颁布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公共图书馆法》(2017),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将文化遗产保护视为重大政治责任与文明传承使命,三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强调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同时注重服务于人民的社会功能;出台农业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革命文物保护办法,并积极发挥这类遗产与文物的文化记忆与社会教化功能,许多地方免费开放,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颁布《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定位为“非营利组织”,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创建博物馆,全面提升其公益性与服务功能;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禁宫里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文创产品、数字传播与沉浸体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如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成功探索。
2003—2012年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过十八大之后进一步完善发展,提升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市场与社会资源,凸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性、均等性、社会性。截至2020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美术馆618个、博物馆5788个、文化馆3327个、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美术馆和90%以上的博物馆已经实行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截至2019年底,有2176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2155个县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分别占比89.47%、91.9%;全国建成农家书屋58.7万家,累计配送图书12亿册,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达12.5万家;全国群众性文化机构有馆办文艺团体8094个,文化馆(站)指导的业余文艺团体44.18万个,馆办老年大学769个。可以说,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文化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是增长较快行业之一。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4363亿元,已占GDP比重为4.5%。到202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有6.0万家,本年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2019年增长2.2%,其中内容创作生产营收占比最高,“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各类投入的增加,特别是有2020年11月成立的规模达500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的拉动,中国文化产业的GDP占比会大大提高,出版业、影视业务的发展速度会更快。目前中国新闻出版、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电影产量世界第二。2012年至2019年,我国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呈现逐年增加态势,在国内市场可以与好莱坞电影竞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讲好中国故事力度加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4个语种的海量发行极大增强了中国声音。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当代作品翻译项目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批作家艺术家在国际上获奖。中国媒体走出去力度加大,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开播也放大了“中国之声”。此外,文化产品出口近年稳居全球第一。当然,影视、版权、创意设计等高附加值文化服务出口仍然较少,国际传播瓶颈有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