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带一路”为高校建设带来新机遇

发稿时间:2019-02-22 13:52:10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段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打造教育共同体,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高校建设是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方式和领域,能为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储备人才力量。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高校纷纷行动,走出国门,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教育界、产业界等各方人士通力合作,共同谱写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蓝图。同时,中国高校强大的师资力量与多年高等教育建设积累出的办学经验,也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建设教育共同体提供了大力支持和有益借鉴。

  “一带一路”是以推动沿线各国和平发展为核心要务的倡议,坚定不移地秉持“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就能够在建设遇到瓶颈时给予理论帮助,在操作遇到困难时提出解决方法。事实正是如此。理论高地的建立,使得参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高校建设态势良好,教育资源之间的流动变得高效。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沿线各国逐步疏通了教育合作交流政策性瓶颈,实现了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逐步深化和拓展了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推进了高校间多层次、多领域务实合作的开展。同时,沿线国家和我国一流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更高效高质的规划与建设,不仅探索建立了沿线各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还使得我国外国语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多语种师资队伍建设与外语教育教学工作均得到有效推进。

  要让“一带一路”成为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就要使优秀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及时流动。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提到:“要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但人才的流动不是简单的“出国”,而是要让一批出色的、有实力的中国优秀教师走出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会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改变理念,培养出当地急需的“一带一路”建设者。同时,也要引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教学领域有志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教师们,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充分的成长。

  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身体力行,人才高地的打造,使得“丝路桃李满天下”。“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以及“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这四条“教育高速公路”共同筑起了“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坚实支柱,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专项培养的领军人物和优秀技能人才。

  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开放不是良莠不分,不是不加甄别的一刀切式引进,更不是大水漫灌式的盲目输出。开放,是拥抱世界,是热切欢迎文化交流,积极学习优秀品质,是在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中走向共赢。

  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所带来的好成绩,更加印证了“一带一路”构建开放高地的重要性。中国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的建设,通过国家资助、社会融资、民间捐赠等渠道,教育援助格局得以不断扩大,教育共同发展的梦想得以实现。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须臾不可动摇。可以说,“‘一带一路’就是要再为高校建设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