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的代表作,是学术界研究群体心理的不可替代之作。再读此书,依然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又有了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该书的基本观点是,随着民主社会的到来,“群众的崛起”“群体的力量”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出现教条主义、偏执、人多势众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等负面倾向;群体的行为通常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但群体心理并非总是“罪恶”的,“道德”价值不可忽视。对此,我们或许不表示百分百赞同,但总有一种“心有戚戚”的感觉。在当今这个改革的时代,我们更关心的是,面对复杂、多变、分散、人数众多、利益多元的群体,应该如何更好地推进改革,或者说如何用好“群体的力量”才能使改革事半功倍。
笔者以为,首先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群体的力量”,发动最广泛的群体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回望历史,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维新变法等封建社会的重大改革大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这种力量,没有发动最大多数人参与。分析其原因,既存在勒庞在书中评价的,过去的中国“习俗变得过于牢固”“没有改进能力”,封建习俗根深蒂固等原因;最根本的还是改革领导者依靠少数群体,仅仅强调自上而下,不重视乃至害怕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得益于有效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活力和智慧,无论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允许兴办乡镇企业,广大群众都担当了主人翁的作用。
显然,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借鉴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全会决定归纳了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在十八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后来又对此进行了重申和完善,从而成为习近平同志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思想引领下,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比如,商事制度改革带来市场主体每年两位数增长,农村改革的红利吸引了农民广泛参与,等等。但同时也要看到,改革中还存在政府部门“自娱自乐”、推进实施“只到膝盖不落地”、少数利益群体包揽改革等问题,群众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还有待进一步激活。
知易行难。亿万人民群众不是一个静态的整体,而是一个包含了许多不同利益群体且动态组合的集合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最大共识,如何夯实改革的民意基础,确保改革推进坚强有力?可以从坚持“开门搞改革”,倾听群众诉求、征求群众意见,畅通参与渠道、健全参与机制,宣扬改革精神、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来努力。这里仅就从改进宣传引导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是要注重用国家前途和民族荣誉来引领。勒庞认为,群体在受到某种高远的理念激励而行动时,很容易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精神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并且所能达到的崇高程度,是孤立的个人望尘莫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一个高远的目标来引领,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来凝聚,齐心协力同心干,否则就可能是群体无意识,“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既不符合每个人的利益,也不符合国家整体利益。而最有可能对组成群体的个人发挥巨大作用的,是“民族的荣誉、前途或爱国主义”,而不可能是其他的东西。高明的政治家都深谙此中三昧,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如此,普京的“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全体中华儿女心潮澎湃,最大程度上凝聚了最大多数人心,推动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改革合力。
二是要提出简洁明了又能打动人心的口号。这需要对群体接受观念的特点有深刻了解。勒庞认为,群体之间具有易于接受暗示和相互传染的特点;喜欢简单而明确的观念,不喜欢推理和论证。“观念只有采取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事实也确实如此。古代的农民起义之所以能迅速造成声势,一定程度上得之于响亮的口号。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东汉黄巾起义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李自成起义的“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太平天国起义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等。我们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喊出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放战争时期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等,同样激荡人心。上一轮改革开放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想富,先修路”“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猫论”“摸论”等,在社会上也起到巨大的宣传引导效果。可见,要想让政策深入人心,迅速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就必须对观念、理论经过一番彻底的改造,“进行浓缩加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一要贴近群众,通俗易懂;二要目标明确,具体实际;三要反映时代,耳目一新;四要朗朗上口,易于传播。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口号,本轮改革提出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期待更多打动人心的标志性口号出现。
三是要树立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改革榜样。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改革大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上一轮改革开放涌现出了众多时代先锋:组织推动层面,有切掉胆后“浑身是胆”的任仲夷,自称满头“小辫子”任人抓的项南,打响改革开放第一声“开山炮”的袁庚;企业层面,有白手创建万向集团的鲁冠球,邓小平指示“不让动”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基层层面,有“克里斯玛型”特质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刘庄村老书记史来贺,更有众多“万元户”典型,他们在亿万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推动改革热情如“地火”一样汹涌澎湃,势如燎原。群众有崇拜英雄的本能。勒庞认为,英雄往往能让群体焕发出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但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也必是因为他具备能够迎合信众的为事业而献身的勇气、高尚的利他主义和“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改革榜样就是这样的“英雄”,能够担负起焕发群体力量的重要作用。今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意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各战线树立一批敢想敢干、经得起检验的改革促进派、实干家,以个人影响一片、以典型带动整体,从而掀起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的内容非常丰富,可阐释性非常强,可谓常读常新。每个人都要多读经典,从中读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个人成长进步有益的东西,读出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