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陕西咸阳市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发稿时间:2018-04-09 16:12:40
来源:咸阳市委改革办

  咸阳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秉承“早改革早受益、谁改革谁受益”理念,紧跟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向改革要活力、要空间、要发展,激发出追赶超越的巨大能量,改革工作目标考核得分一直名列全省前茅。

  一、坚持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法推进改革,工作机制日渐成熟

  改革从来都不是易事。咸阳市坚持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法推进改革,针对工作运行中的实际问题,率先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兼具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制度办法。

  率先建立运行机制。全面深化改革肇始,市县两级党委就迅速成立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及改革办,制定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工作规则、改革办工作细则,出台领导小组会议制度、专项小组专题联席会议制度、改革工作备案规定、改革工作信息管理办法、改革工作督察考核办法等制度规定,完善交流机制,建立运行程序,做到了人事对应、有条不紊,得到省委改革办充分肯定,省内外多个市区改革办先后学习借鉴了咸阳市的经验。

  推进决策民主科学。改革涉及全局,关系长远。从第二次会议起,市委每次召开深改会,议题方案都要层层审定,通过专项小组会议、专题联席会议、调研座谈会等各种途径,征求社会各方意见,邀请专家学者把脉;参会人员扩大到市政府各副市长、法检两长及人大、政协有关领导,集思广益、共同决断,加强沟通、优选方案。目前,市委共召开27次深改会议,审议确定了130项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改革举措。

  强化责任落实生效。咸阳市推行“四个一”责任机制,抓“关键少数”,每一个重大改革项目都由一名领导干部领衔、一个牵头单位抓总、一批参与单位配合、一套专家智库支撑,保障了改革推进。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干,在市委深改会上亲自传达中省新部署新要求,明确责任单位和节点要求,亲自审阅修改拟出台的改革方案。同时,多次听取各专项小组、各县(市、区)和各市直单位的改革工作汇报,经常在有关改革文件上作出批示。

  加强有力督察。咸阳市在改革工作中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建立任务台账、明确节点要求、严格考核奖惩、通过“4433”督察机制强力推进改革落实。构建领导小组统筹督、专项小组协调督、牵头部门重点督、县(市、区)具体督的的“四级主体”体系,让专项小组联络员单位、县(市、区)委改革办多途径参与全市重大改革督察。严格实行一月一询查、两月一通报、半年一督察、年终一考核的“四个节点”制度,实现督察全时段覆盖。对于进展滞后的改革责任单位,实行提示单(函)、催促单(函)、查究单(函)“三连次”督办,每次间隔两周,未改进的在领导小组会上检讨说明。每次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都以书面形式通报专项小组工作开展、市级领导领衔推进的重大改革事项进展和滞后改革任务进展等三方面情况。同时,在全省首家启动改革工作第三方评估机制,出台了《咸阳市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暂行办法》,在多个改革项目进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第三方评估探索,专家力量全过程介入改革评估矫正。三年多来,先后开展重点督察4次、全面督察6次、专项督察20次,发出督办单31次,表彰奖励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两批次55个单位、86人,有效提高了改革督察工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动员机制灵活有效。坚持把调研宣传作为推进改革的基础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经常举办“改革大讲堂”,定期举行“改革小讲堂”,累计轮训县处级以上干部和业务人员2800人次,编印《全面深化改革案例选编》(上下册)3000套向全市发放。周密组织重大改革课题调研,《从一厅式办公到一门式服务》《昔日关关设卡、今天直接落地》《适应互联网+、运用大数据管》等调研成果先后在省市媒体发表。经常协调联络各级媒体开办专题专栏,梳理挖掘和系统报道改革工作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典型经验。

  二、坚持把试点探索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试点探索亮点频频

  咸阳市坚持把试点探索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鼓励各级各部门积极争取中省改革试点项目,支持基层单位和干部群众探索推行新模式新机制。

  中省试点密集布局。咸阳市坚持在“先行先试”中抢抓政策红利,积极向上对接,在争取试点落地、红利释放上下了“大功夫”。累计实施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29项、省级试点项目35项。据了解,目前全省承担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101项、省级试点项目78项,咸阳的试点项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占比上都位居全省前列。从统计情况看,咸阳市承担的中省试点,涉及17个市直部门、11个县市区,涵盖经济领域26项、社会民生领域25项、农村改革领域6项、司法体制领域4项,政府机构职能、文化、党建领域各1项,在方方面面切实发挥出了以点串线的带动作用。从进展情况看,全市各级都大胆试、勇敢闯,已有27项形成初步成果完结销号,在进行的37项中有13项已完成方案设计、19项全面展开、5项正在准备验收。

  基层探索热情高涨。咸阳市先后部署开展市级改革试点项目17个、县级自主探索58个。秦都区全面推行“五化”社区工作模式,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渭城区探索失地农民带着“五金”进社区、带着技能进园区新模式。武功县探索农村电商新模式,荣获“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礼泉县白村新型社区模式、袁家村共建共享共同致富模式引起广泛关注。泾阳县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和“互联网+养老”,新申请云阳中街日间照料中心、28所农村互助幸福院。三原县农田托管12000亩,形成了“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和企业给农民打工”的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旬邑医保制度整合经验在全省现场会交流推广并列入全国医改案例100例。淳化县出处警智能指挥调度系统软件获得国家专利。永寿县县人民法院将全院机构整合为“十一团队三中心”,实现了审委会由个案讨论向重大疑难案件及法律适用问题讨论的转变,走在全省前列。彬县运用PPP模式顺利完成红岩河水库改扩建,亭口水库工程和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运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金占比达到52.5%。长武县建立了“321CT”式干部考察新机制,推行机关干部服务群众积分制、“群众办事干部代办”、村干部坐班等制度。

  成果经验广泛推广。2014年至今,咸阳市先后有23项改革经验被中央和省上总结推广,12次全省现场经验推广会在咸阳召开。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改革推进一马当先,被誉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咸阳模式”。2015年,智慧咸阳建设经验入选国家住建部智慧城市建设经典案例,写进国家行政学院教材。2016年,全省城市信息融合推进大会在咸阳市召开,中央改革办领导专题调研总结。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探索颇具温情,试点县兴平市探索建立了“一套”分类制度标准、“二个”救助保护中心、“三项”服务保障机制、“四级”救助网络系统,补助金按季度拨入监护人银行账户。2015年,兴平市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的经验做法在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入选《全国典型改革案例选编》,得到中央深改组第十八次会议表扬。家事审判制度改革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2015年11月,咸阳市中院民一庭设立家事审判专业合议庭,秦都区人民法院陈杨寨法庭、渭城区人民法院试点设立“家事纠纷合议庭”,为家事纠纷审判开辟绿色通道,婚姻家庭类案件审结率95.9%,调撤率61%,收到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2017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总结推广咸阳法院家事审判方式改革经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批示“此项改革试点很有意义。望继续积极探索,创造好经验”,时任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批示“好家风撑起社会正能量。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很有意义,希望省委政法委会同省法院认真贯彻建柱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深入组织开展试点,总结推广经验,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维稳工作点评机制提升了维稳工作的活力和效力,咸阳公众安全感调查连年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全国、全省重大会议期间进京非正常访、赴省集体访“零上访”和重点群体聚集活动“零参与”,多次受到中央维稳办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嘉奖。2015年11月市委主要领导在江西南昌全国维稳工作规范化建设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三、聚焦率先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改革推进硕果累累

  改革框架基本确立。咸阳市聚焦率先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强力推进重大改革任务落实。截止2017年8月底,市委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所确定的306项改革任务,已经圆满完成203项,其他103项也都相继进入扫尾阶段。党中央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十二次党代会及中省历次深改会确定的改革任务,也都结合咸阳实际及时跟进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各个部门共完成具体改革项目484个,出台重要改革文件方案198个,一批具有基础性、关键性、标志性的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实施,一些多年不敢想、不敢碰的深层次问题开始逐步化解,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经济发展活力迸发。咸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布权力与责任、中介服务、随机抽查事项等“四个清单”,市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303项减少到192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1/3以上,商事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推行,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市、县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全部上线运行,群众用手机终端就可办理300多项行政许可事项和360多项日常管理服务事项。彬县、泾阳在全省率先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兴平市民中心推行“一窗综合受理”,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两次”。国企改革老大难问题强力突围,咸阳氮肥厂、兴平造纸厂等“僵尸企业”先后破产处置。征地管理费、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森林植物检疫费等12项涉企收费清理取消。组建市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100亿元的平安产业发展基金,向CEC8.6代线等重点工业项目融资50.8亿元。2家企业在“新三板”、44家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允许农村大型资产抵押贷款,推行投资项目在线备案审批,深化“三去一补一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唤醒了农村“沉睡”资产,方便了社会资本投资,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咸阳市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陕西省前列。

  社会民生实惠多多。咸阳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推动社会民生领域重大改革,让百姓感受社会正义、共享发展红利。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行城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推广大学区制和教育联盟模式,上学不再是家长头疼的难题。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市级公立医院等科研科技型事业单位率先推行“总量控制、自主招聘、过程监督、统筹养老”人事管理新机制,同时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制,设立身份不明或缴费不足人员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实现了90%疾病救治不出县域,居民医疗费用负担也明显降低。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机制,推行市政环卫市场化和城乡垃圾分类处理,让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推出贫困人群殡葬补助、扶贫搬迁“两房”安置、精准脱贫系列措施,让贫困群众看到了同步小康的希望。城市老旧小区安装电梯“以奖代补”、贫困人口用药“绿色通道”、低速车“油”改“电”、小区沙霸连带处罚机制、公共设施限时维修等“微改革”“微创新”。

  党风政风形象一新。立案登记制、司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全程公开制、领导干部干预案件记录制等改革全面实施。激励鼓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三项机制”落地生根,领导干部推荐干部终身负责、县以下机关职级并行、公职人员招考遴选等公开公正用人管人制度的严格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县纪检机构派驻全覆盖、一把手“三个不直接分管”、鼓励舆论和公众监督等等一整套新的制度“笼子”,让权力不敢也不能“乱用”。宅基地审批、养老、新农合、大病保险等30项县级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事项委托下放镇办理,加上全面推行村“两委会”领导“轮流坐班制”、群众办事“代理服务制”。

  下一步,咸阳市将凝心聚力,以改革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冲破机制体制障碍和利益藩篱,加快形成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来源:咸阳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