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外来人口:都市的繁荣指数

发稿时间:2017-12-26 13:34:17
来源:雷颐游走古今作者:雷颐

  在北京,外来人口的贡献之大恐怕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他们的工资、劳保、福利待遇普遍较“本地人”低不少;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工作人口”——而本地户籍人口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的退休者至少占三分之一。

  两年前装修房子,狂跑家装市场,家装公司一家又一家找、装修队一个又一个谈,挑来挑去,比来比去。当时感到的一个怪现象是,装修工压根儿没有北京人。大致说来,北京的装修市场的师傅们主要是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的农民工,我找的这家比较大的装修公司,装修工清一色是工钱最贵的江苏农民工,而像拆墙、运沙、打孔这类更粗的活儿,装修队也节约成本在街头找零工干。这类零工,更是没有北京人。

  装修快完,开始跑塑钢窗市场,这个市场来自全国的人都有,但以江西人居多,还是没有北京人。我家的空调、热水器、电视、饮水机各从不同厂家买,送货的和安装空调、热水器的工人陆续上门,也没有一个北京人。家电“大卖场”或许略有几个北京人,但外地售货员却是占了绝对多数。窗帘市场则以浙江人为主,虽然偶能碰到几个北京人在“布艺城”卖窗帘布,但负责上门安装的却完全没有北京人。装修完工,“开荒保洁”,保洁公司也全是雇外地农民工,北京人踪影丝毫不见。

  就这样,我从开始装修到最后入住,无数道工序工种,数不清的师傅,愣是没和北京人打交道。北京的建材、家装、家居市场如此巨大,却少有北京人,这些外地农民工创造了多大的GDP啊!进一步推算,多少年来北京一直在大兴土木,“大型工程”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几乎都是外地农民工,创造的GDP更是不得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劳动,别看人虽多、劳动强度虽大,但创造的GDP其实不高。

  那好,天安门正南六七公里就是北京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区”。这“大红门服装商贸区”由当年赫赫有名的“浙江村”发展而成,现在已是华北最大的服装集散地,京城“八大商圈”之一。京温大厦、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等30多个大型服装批发交易市场在此巍峨矗立,鳞次栉比,每天车水马龙,挂着全国各地车牌的大车小车拉着大包小包的服装进进出出川流不息。笔者手头有北京市有关部门2003年的统计数字,这里日货物平均吞吐达2000多吨,年总交易额为300亿元人民币,占北京市同类商品交易额的54.5%,是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其货物不但辐射全国各地,还远销欧洲、俄罗斯、乌克兰、朝鲜、韩国等地区和国家。这还是10年前的数字,今天的数字一定远不止此!

  或许有人还会说,这些仍是知识含量低的劳动,他们创造的GDP其实仍不能说高。

  “IT”“白领”无疑是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高的职业。如今北京IT业的从业人员相当部分都是外地人,有些小公司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是外地人。每日匆匆忙忙出入写字楼的“白领”,外地人也占相当部分。

  如今艺术也成巨大的“产业”,798和通州宋庄那些光怪陆离的艺术家们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北漂”。各类媒体从业人员中外地人也越来越多,我曾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或到某些节目当“嘉宾”,接触的工作人员从记者、编导到摄影、灯光等等,“外地人”占了绝大多数。

  所有这些“外来人口”,从胼手胝足的农民工、为利奔波的商人到前卫时尚的艺术家和白领,为北京创造了巨额财富。据统计,2013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14.8万人,其中北京户籍人口1316万人,外来人口超800万人;常住人口人均GDP已达93213美元。这“人均”中外来人口的贡献之大恐怕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他们的工资、劳保、福利待遇普遍较“本地人”低不少;而且,这800多万绝大多数都是“工作人口”,而本地户籍人口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的退休者至少占三分之一。

  北京如此,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大都如此。然而,某些城市管理者甚至一些市民不是把这些“外来人口”看作巨大的财富而是视为巨大的包袱,不是把他们看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是视为本地资源的纯消耗者,不是把他们看作GDP的重要创造者而是视为外来的“沾光者”甚至“麻烦制造者”,所以对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在这种观念主导下的政策制定往往是“管、卡、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服务则相对匮乏得多。一句话,他们作为财富创造者和纳税人的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长久下去,必然影响城市和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