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人的文化消费观念日益迷茫,以至于不愿消费、拒绝消费,这是中国文化消费领域正在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文化发达和消费发达并不意味着文化与消费已形成了良好的化合反应。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简单地将文化与消费进行物理组合,人们是在消费文化,而没有达到文化消费的境界。
我们今天缺的既不是文化,也不是消费,而是理性的、有规则的文化消费,当文化与消费不是被捆绑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健康而有序的文化消费环境才会真正形成。
一论:快速都市化带来的文化消费迷茫
据统计,中国目前的城镇化比率已经超过52%,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农耕民族,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在农耕文明中传承延续下来的,传统的中国人习惯于在土地上寻找自己的归属、获得自己的组织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方式。
农耕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是怎样的呢?它是与节庆紧密关联的,是一种从土地中生发出来的以节气为标志的庆典。比如清明节,在农耕时代,人们会在这个时间种瓜种豆,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清明节正是代表着农耕的就绪。因此,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人们才会去上坟、烧纸,向自己的祖先以及古圣先贤送上心中的崇敬。如今在一些乡村里,逢年过节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舞狮、庙会等农耕文明形态的文化消费形式,这种消费具有明显的群体性与季节性特征,同时具有盛大而隆重的仪式感。
与这种农耕式文化消费相对应的,是都市性的文化消费。都市文化消费一般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自主性与多元化特征明显,但缺乏仪式感。迅速来临的都市生活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村落的组织结构,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文化消费也不得不从群体性的节庆消费,逐渐转变为松散化、个体性的消费。
这种转变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中国人的文化消费观念日益迷茫,以至于不愿消费、拒绝消费,这是中国文化消费领域正在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在原先的农耕文明形态中,尽管文化消费的手段十分贫瘠,但人们拥有祖宗的谱系和伦理的归属,也拥有一年四季的历法,所以他们的消费方向是明确的、消费观念是清晰的。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消费手段异常发达的都市文明,很多人却常常会感到迷惑: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消费?
所以如今大家把中秋节过成了月饼的节日,而不是月亮的节日;所以如今清明节我们不知道怎么拜祭祖先,中秋节我们不知道如何赏月,春节长假我们不知道怎样出行。这是节日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已达到114天,将近一年的三分之一,但很多人宁愿选择在节假日加班、应酬,甚至睡懒觉,也不愿走出家门进行文化消费,这无疑是当今社会文化消费习惯缺失与断裂的表征。
二论:喧嚣消费氛围中寂寞的文化内涵
如今摆在我们眼前的另一个事实是,很多城市都拥有豪华高档的文化消费场所,许多市民的收入也完全能够负担得起各色文化消费,但我们的文化消费市场却难称健康有序。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社会上迅速兴起莫言热,大家将莫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消费,但大多数人关注的却是莫言这个人,比如他是否买了新房子,他家的墙皮被抠掉了多少……到底有多少人因为莫言获得诺奖而认真阅读了他的小说?莫言作为一个名人被消费,而他的作品却寡人问津,这就是一种大喧嚣中的大寂寞--喧嚣的是消费氛围,寂寞的是文化内涵。
所以说,文化发达和消费发达并不意味着文化与消费已形成了良好的化合反应。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简单地将文化与消费进行物理组合,人们是在消费文化,而没有达到文化消费的境界。跨越式的社会发展,让我们的文明不可避免地出现断层,我们越来越过分地追求文化消费的结果,而忽略文化消费的过程;过分地追求集体评价,而忽略个人感受;过分地追求数量与规模,而忽略品质与规则。如今中国社会文化消费的一大误区,就是有规模而没有规则。规模是指数量,规则是指底线,只有规则才能够让文化消费产生真正的化合反应。
我们社会中的一些所谓精英习惯于以一种貌似"引领"或者"提升"的方式,去贬损文化消费的真正内涵--这种"引领",这种"提升",就是过分急功近利地为人们灌输一种自以为是的标准,强调自己的标准代表着文化与艺术的水准与品位。例如一说到欣赏芭蕾舞,人们就非俄罗斯的团不看,非《天鹅湖》不看,似乎唯独俄罗斯艺术家表演的《天鹅湖》才是高贵而典雅的;再比如谈到红酒文化,大家就会侃侃而谈82年的拉斐,很少有人会谈及国产的优质干红;说到喝茶,如今在很多地方已经演变成了"斗茶",人们更喜欢攀比谁尝到了大红袍那几棵树上的精品茶叶,谁拥有60年甚至80年的陈年普洱,抑或谁能够得到雨前龙井最好的茶芽。
这样的文化消费,多了一份功利心,少了一份平常心。文化的功利心,让我们只满足于看了什么、听了什么、享受了什么,而不去追求懂得了什么、理解了什么、领悟了什么。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自己在国家大剧院大门外照的相片,要比在剧院的舞台上欣赏到的节目更加重要,因为这张照片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如今的人喝茶,谁还会惦念茶的本意?一个"茶"字,代表着人在草与木之间,茶是草木即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媒介。我们春天喝绿茶败火,秋天喝乌龙养生,冬天喝普洱、红茶,去掉一身的萧瑟。人在四季循环之中,在草木之间,通过茶获得一种生命的豁达、一种生活的意境。真正的文化消费是一个人内在文化意识的觉醒,应该蕴含一种辽阔、包容,包藏一种柔软、谦卑。只要你有一颗草木之心,哪怕喝的是并不昂贵的大碗茶,同样也能够品出一种从容与雅致的滋味。
李太白说"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讲的是陶渊明用没有琴弦的琴,同样能拨出清风浩荡。这个世界真正的美,一定是以多元化的呈现为标准。都市文化消费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自我审美权利的最大延伸。如何才能让人们从外在的文化消费转向内在的文化消费,从盲从于品牌回归到生命的诚恳与真实,是我们这些文化研究者,更是所有中国人都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三论:文化让人在芸芸众生中辨识自己的灵魂
一座真正的大都市不应该仅仅有高楼大厦与宏伟的立交桥,都市气质的凝聚必定要靠一些重要的文化地标,比如书店、剧场以及文化聚集区和创意产业园区。近两年国内实体书店纷纷倒闭,人们对书店的记忆已经萎缩,并习惯于在网络上购买书籍,但在伦敦、纽约、巴黎等城市,很多书店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城市气质符号。我每次去台北,总是会到敦化南路的那家诚品书店逛一逛,这家书店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消费氛围,你可以通宵达旦地坐在木地板上,不受任何打扰地静静读一本书,也可以与书友们坐在咖啡厅里,畅谈读书的心得与人生的感悟。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最近经历的一件事。我是北京四中毕业的,高中时我们文科班的同学关系都特别要好,毕业后经常会联系。有一天我得知班上的一个同学去世了,他生前在大学任教,是一个简朴的学者。我和同学们送他的灵柩去火化的时候,发现他太太的神情非常宁静,并没有大哭大闹,反而将一大摞书放在棺材里,当作他的陪葬品。我走近一看,发现放在最底下的是几本翻得破破烂烂的英汉辞典、汉语成语辞典、国家地理杂志,最上面放着的竟是一副用了30多年的眼镜。葬礼结束后,一个同学跟他太太开玩笑,说你也不怕累着他,到了那边还给他带这么多书。他太太安静地笑了,说:"我给他带的这些书,都是几十年跟他形影不离的宝贝。他这一辈子不就喜欢这些东西么?让他带走,他就踏实了。"
从葬礼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自觉的文化消费?对于我逝去的同学而言,读书就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安宁,让自己发现自我、成为自我,读书已成为他在芸芸众生中辨识出自己灵魂的唯一方法。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消费。我们的文化消费建设任重而道远,是因为我们今天缺的既不是文化,也不是消费,而是理性的、有规则的文化消费,当文化与消费不是被捆绑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健康而有序的文化消费环境才会真正形成。
文化消费,重在一个"化"字。"化"是一个动词,普通公民应当把文化变成一种生活元素,进而拓展成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物质消费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层面的需求,但人类的精神成长与自新一定是在文化消费中完成的。文如何"化"人?优秀的文化消费能够让一个人在多变的时代里找到自己与时代的关联,找准自己的坐标,有能力调整自己生命的短板,并不断趋于知行合一;优秀的文化消费,更能够唤醒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品质与生活尊严的深刻反省与终极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