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人物介绍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与土地研究中心及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农村部副部长 , 国务院发展中心城乡统筹基础领域负责人。中央政治局31次集体学习土地问题讲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合作的旗舰项目《中国:2030》以及《中国高效、包容、可持续城镇化》专题负责人。国土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人。其代表性论文有《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翻译著作主要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等。近年出版的有影响的土地专著有:《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直面中国土地问题》等。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对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及地方试验产生过重要影响。2016年下半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为土地制度与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互动。

中低端产业向外迁移要做好谋划,汲取美国的教训

发稿时间:2022-12-21 14:32:34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刘守英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还能回得到从前,不可能了。”12月18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7届国家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刘守英直言道,那个地方政府卖地能卖很多钱的时代、那个房价一定能涨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
 
  刘守英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人口红利问题,二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转换。首先,已经没有经济高增速支撑大规模的地价和房价的不断上涨;其次,支撑地方政府卖地的产业已经开始转型,对土地的需求减少;第三,地方政府卖地成本在大幅上升,因为大量的土地已经不是新增土地,都是存量土地,拆迁成本很高;第四,土地开发的成本也开始大幅上升。
 
  “地方政府不要指着靠卖地能过下去,居民也别指着买了房子就能挣钱,把投资都放在这里”,刘守英说。
 
  刘守英指出,政府应完善基本公共住房供应制度,同时对于改善住房、高品质的住房和新需求的住房还是要加大市场供应,应该两轨并行来保障住房市场的良性发展,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刘守英强调,未来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化发展是很重要的,这包含三点:第一点是都市圈的发展,第二点是城市更新,第三点是城乡融合,这是未来城市化的三个形态。
 
  在回答关于中国经济如何快速向国际回归的提问时,刘守英谈了三个方面:
 
  第一,要从现在的“战疫”体制回到常规体制。回到常规体制的核心是要市场治理,很多在疫情期间的措施、办法应该退出,真正回到疫情之前的市场治理方式。
 
  第二,恢复国民经济循环应从收入着手,通过恢复市场主体、恢复就业、恢复收入的逻辑来进行循环。
 
  第三,面向国际循环的过程要有定力,要对面向国际经济循环的不同方面做分析。一方面产品要迈向最高端,另一方面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向外迁移要做好谋划,汲取美国的教训。
 
  “我们现在一些中低端的产业往外转移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一下腾笼换鸟给换空了。”刘守英称。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